加载中…
个人资料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
  • 博客访问:
  • 关注人气:
  • 获赠金笔:0支
  • 赠出金笔:0支
  • 荣誉徽章:
正文 字体大小:

想哪儿说哪儿---再挑古人点“毛病”

(2021-04-12 16:46:20)
分类: 看图说话

想哪儿说哪儿---再挑古人点“毛病”

 

  前不久就范扬先生一幅“蝉画”讲了点看法儿。我觉得不是“鸡蛋里面挑骨头”,对或不对,都没有冒犯的意思。

  今见华嵒《花鸟图轴》 ,柳枝鸣蝉,笔墨流畅,工细生动,构图空灵,意境清幽。可我品读再三,又有话想说。

  在全国性重要媒体平台发布的古人名画及赏评,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。但从常识及鸣蝉形体考量,这画有些尴尬。

  对蝉的深入了解,我觉得应以1960年代左右出生的那批人为最。因为事涉“口福”,此前此后的人们都还差些。

  我所说“口福”,真称得上“口福”。饭都吃不上了,你敢侈望油水儿?更别说荤腥了。蝉的味道,那时真的美极了。

  蝉,从幼虫,到幼变成虫未果,再到成虫,极度缺乏营养的人们,突然疯了也似搜求,只为吃一口美入骨髓的蝉肉!

  所以我敢“批评”范扬,进而敢“挑刺”古人,因为太熟悉了,哪怕稍微一点不合理,我们都会看得分明,不说难过。

  华嵒是清朝名画家,《花鸟图轴》早已棺盖论定。但我忍了又忍,终于没能忍住,还是说了吧,不管对错,都说了吧。

  我的看法,华《花鸟图轴》一切完美,包括蝉的形态。但蝉的用色问题极大。若讲鸣蝉,则肚腹是纯黑,金色差矣!

  退一步讲,华嵒“鸣蝉”确已成蝉,则肚腹边、尖尚可金黄,背腹万万不可施以金黄,因金黄不是新生,即为垂老。

  相信华嵒此幅绝非讲嫩蝉,设若嫩蝉亦不能鸣矣;若说暮蝉?看画面气息,你觉得是暮蝉?瞎说一二浅见,还请谅解!


      2021-04-12 23:46:20 于镂月裁云轩

0

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/Report
  

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

新浪简介 | About Sina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律师 | SINA English | 产品答疑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