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载中…
个人资料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
  • 博客访问:
  • 关注人气:
  • 获赠金笔:0支
  • 赠出金笔:0支
  • 荣誉徽章:
正文 字体大小:

想哪儿说哪儿---画心里的事儿

(2021-04-05 18:40:26)
分类: 看图说话

想哪儿说哪儿---画心里的事儿

 

  最近迷《红楼梦》,经台湾蒋勋先生细讲,更是迷得云里雾里一塌糊涂起来。

  不怕书画家着急,在我印象里,一直小看书画家,尤其书家,不就一个抄吗?

  我对书家的“小看”,颇让我气馁。为甚?因为我写不过他们,他们写的好!

  相对于对书家的“不屑”,我比较不敢小瞧画家。画家的操作我不太敢品评。

  如果把书家与画家比比长短,一般人会高看画家:看人家画的蝈蝈,象真的!

  问题是这种评判有一个误区:象就好吗?苏轼有句名言是佐证!可不象就好?

  这问题的根源表面看是象与不象,世俗看叫画得逼真,实在讲其实真没法说。

  个人感觉,书家把书法看得太玄奥,画家似乎又懒得去争,所以书法占点先。

  书、画不分家。好画家必是好书家。这些观念百分百对,这是中国艺术的根。

  当然,中国书画孰高孰低,本身就无可端倪,大师们都分不出胜负,咱能管?

  但我自己咂摸出一些味道,不说也不对,至少对不住自己。所以我咬牙说说?

  第一,书画同源没错。画好书不能差也没错。但别以此评判书家和画家好吗?

  第二,书家写什么?假如没读几本书,那就抄,千万别自己造词造句,慎慎!

  第三,画家画什么?不说“拟”“摹”,最终得画自己,画自己什么?感动!

  第四,画心里的事,是读吕三悟出的道理。吕三画日子好像没什么不能入画!

  第五,绘画应该升华,但升华的基础必是生活。伟大的吴道子画的也是生活。

  第六,我喜欢与我人生历程相表里的艺术。他们书、画、印,全是替我受累!

  第七,别忘记书画同源的古训,诗书画印相融合,才是中国艺术的至高境界。

  第八,读《吕三的朋友圈》,想到以上几句话,趁酒醉略记一二,请教方家。


      2021-04-05 22:40:26 于镂月裁云轩

0

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/Report
  

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

新浪简介 | About Sina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律师 | SINA English | 产品答疑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