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很多年前我的《想哪儿说哪儿》大概有数百篇,于是分成:老竹年表、童年记趣、大丰印象、见山见水、苦乐收藏、修到梅花、汉书下酒、四时花雨、看图说话、家长里短、呆人呆话等十二个专题,以便于查阅。
那时书画市场热得烫人,我的《想哪儿说哪儿》是网络“红人”,在“中国书法超市”及“新浪博客”颇多人缘,不少喜欢书画的朋友谬夸,是“读着您的文章开始收藏字画的”,这让我既高兴又高兴,很受用。
正受用着,四川“厨神刘仪伟”和我联系,建议把“想哪儿说哪儿”结集,并展望“一准是畅销书”,他是专门做出版工作的,书画、炒菜是业余爱好,他的话我信,似乎也动了点心思,所以才有了十二个专题。
既然有了出书的念想儿,就开始着手做自己能想到的一些准备工作,按不同话题分出十二个专题后,接着想到的,是请名书家题写书名和专题名,这样会更出彩儿,也是促销的一大看点和卖点。我想到了于明诠。
前几天去请东海兄帮忙照相,想把这批题字用在我的微信公众号上,就又想起当年一些事情,物是人非,恍如隔世,仅仅是些记忆了。其中一件“清流涤虑”,我竟然没有记忆,是带着名目请题,还是现场所想?
东海照相是我学不来的技术,同样东西经他一捣饬,真长精神!他认真照相,我站在一旁沉思:这种尺寸,不就是当下微拍市场最火爆的形制吗?零点几平尺的名家小小品,早在十几年前我手里就有十多件了呀!
收藏的奇妙,原来仅是口口相传或书籍所载,有了网络淘宝才来到身边并生出极多就业岗位。譬如这些小品,平时卷放书柜无人知晓,适才照相贴出就有人求。只是万难从命,这是《朱选六卷》不能或缺的物件!
2020-09-11
23:39:11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