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手里有不少牡丹题材作品。名头太大,如凡大师,没有;中等名头,如凡二师,也没有。不说名头吧,我的收藏大都看意趣,大名头先是贵,再是多俗,不如看画下注来得实在。
我用“下注”这词说收藏,可能会刺激一些人。刺激就刺激吧,我说的实话。以平和的心,或说以玩儿的心玩收藏,这是我多年以来的主张,至今也还坚守,无奈这行当太浮躁了。
多年前我与丛文俊老师过从甚密,从他那里买过数以百计四尺长跋大对联,他受累了,我挣钱了,此后有闲钱继续收藏,这些钱是个底子。多年后听朋友说,丛老师夸我是个清官。
丛老师把买字和清官挂钩,看似不着边际,实是深谙就里。在体制内行走,还有一官半职,业余时间很大精力不在灯红酒绿你来我往中下功夫,却在折腾字画里讨生活,不清也难。
还说“下注”。和丛老师一起进入我收藏视野的,有华人德、吴振立、孙晓云、孙伯翔、石开、刘正成、曹宝麟、于明诠、朱培尔、刘彦湖、赵雁君等。买过不少,不是“下注”。
说不清从哪一年开始有了“下注”的心,道理却很简单,一是存了挣钱的心。挣钱就得算计,算计不到就挣不来钱;二是“假洋鬼子”太多,稍有疏忽就会血本无归,买即“下注”。
不一定琢磨的对,仅从我个人对“下注”的掌握,第一,作者是一个真正的人;第二,创作不存迎合的心;第三,市场恰在培养上升期。我坚持从这些人身上花钱,不惜投血本儿。
正与老瓜的16件作品话别。心有不舍,石开喻之以“嫁女心情”,信然。其中一幅《福慧自在》画的是牡丹,牡丹一枝,清茶一杯,瓜子几颗,淡淡画面,却飘来一股扑鼻清香。
2020-07-06
22:59:15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