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拍老瓜,不少作品我捂了很久,是所谓“性灵之作”,味道好极了。
什么样的作品值得玩味?这问题很难回答,因玩味是个人感受,各自不同。
我几乎每天都在关注我认为值得关注的作者,譬如老瓜,一天不看都不行。
关注什么?关注画了什么画,和以往比有没有新鲜东西加入,反响如何等。
画家看似很潇洒,他们的难只有他们自己知道。太自我,太市场,都不行!
老瓜是我认识的书画家中最性情的一位,自我是他天性,但也得关照市场。
话说得有点远。譬如市场热捧他的多人头戏曲人物,一平尺近万元,得画!
这种千笔万笔人头攒动一类画,我也喜欢,但一直也没抢到,挣钱咋不抢?
实话讲,最初看中老瓜,他不是这画路。现在有了这一路,也是一种丰富。
我正微拍两件老瓜画鸟,是那时感觉最动人的作品,我把它们称作性灵类。
我咀嚼性灵类作品的感受,是能从作者笔墨中读出或释或道传统文化意味。
我表达我的感受,用了“或释或道”,至于儒,可能太板,我不怎么喜欢。
老瓜这两幅平尺花鸟,看鸟儿迷离的眼,看枝头疏落的梅,你不觉得动人?
可惜拍价太低了,不到进价的四分之一。藏家的钱藏家花,给多少都谢谢。
2020-05-27 23:53:59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