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载中…
个人资料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
  • 博客访问:
  • 关注人气:
  • 获赠金笔:0支
  • 赠出金笔:0支
  • 荣誉徽章:
正文 字体大小:

想哪儿说哪儿---“馋眼珠子”是个好玩法

(2020-02-21 09:33:11)
分类: 看图说话
想哪儿说哪儿---“馋眼珠子”是个好玩法

想哪儿说哪儿---“馋眼珠子”是个好玩法

想哪儿说哪儿---“馋眼珠子”是个好玩法

  今天早晨阴天,微信朋友圈必发的“每日一品”不好照相,又不想中断,正读刘二刚一篇品读韩羽的文章,就发了几张韩羽戏画,特别注明“图片下载,馋馋眼珠子”,权当“交差”吧。
  韩羽先生是我做收藏以来最喜欢的作者之一,一直馋,依然馋,终未得手,原因多多,主客观,不说吧。有时闲了,琢磨中国美协、书协那批尸位者,“朱爷”慢待了,再慢待“韩爷”不成?
  我这说法似乎不公允,与“朱爷”被官方无视不同,“韩爷”要强很多,一些名号、奖项、荣誉,“朱爷”未得,“韩爷”得了,而且很多。我的意思不在形式,而在本质,他们能重视到位?
  这种“馋眼珠子”的玩法儿,我常用,仅仅在韩羽,就用过多次。为什么不下手?原因多多,价高拿不动是一,有数几个银毫子,有太多的事要做!再是机缘不凑巧,没百分百把握不敢拿啊!
  非常赞同“看过即拥有”的态度,世上宝贝多多,都想占为己有,不可能,也没必要。但这种“馋”,却是一种认识高度,馋所当馋,说明认识的高度到了,以此指导买“草根儿”,也必有斩获。
  真喜欢玩书画,“馋眼珠子”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,名人名作,多看勤看,看明白,知道好东西好在哪里,再动手就不会太离谱,必须交的“学费”也能尽可能少交,这样玩才有意思。
  进入我“馋眼珠子”系列的名家,很多最终被我拿下,有的还一拿再拿拿成了系列和压箱底。譬如朱爷、石开、刘二刚、何国门、陈震生等。馋是关注,关注才买,收藏的乐趣恰在于此。
  刘二刚说,韩羽画戏,前面有个关良,关良开创了戏画,但多还停留在情节和故事上。还有个丰子愷,开创了中国式的漫画。如果把关良与丰子恺结合一下就更好。韩羽大体做到了,真好!

     2020-02-21 22:33:11 于镂月裁云轩

0

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/Report
  

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

新浪简介 | About Sina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律师 | SINA English | 产品答疑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