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载中…
个人资料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
  • 博客访问:
  • 关注人气:
  • 获赠金笔:0支
  • 赠出金笔:0支
  • 荣誉徽章:
正文 字体大小:

想哪儿说哪儿---旧作品出好味道

(2020-02-08 12:06:10)
分类: 看图说话
想哪儿说哪儿---旧作品出好味道

想哪儿说哪儿---旧作品出好味道

  喜欢刘彦湖书印二十多年,手里有些精品收藏,偶遇朋友转让比较早期的东西,还是忍不住伸手,觉得这些早期作品有些说不出的独特味道,新作精品反倒没这滋味。
  见天津市美协副主席、宝坻区美协主席、著名收藏家、“今古雅轩”赵振章先生网上拍刘彦湖,看着有味,价也合适,关键彼此信任,就下手了,一骨脑儿买了三件。
  其中一件小横幅,写《道》,特别精彩。拍照,制作,贴“每日一品”栏目,“闭关时期”显摆,开开心,说说话。今天恰是正月十五元宵节,闭门自饮,权为下酒。
  想夸《道》好,手指却敲出“稚嫩”。我知道“稚拙”是夸书画的好词,“稚嫩”就不是,或说没人这么夸。想改,急切又没有能表达我心思更合适的词。且如此吧。
  刘彦湖最出彩的地方在哪里?按当下最新创作看,应该在篆。为什么?书、印能高度统一,在篆;评者都大加赞赏,在篆;画廊标价最高,也在篆。众口一词,没错。
  《道》的好,有篆,有行,有大,有小,章法新颖活泼。此其一;彦湖赖以成名是行草书,这幅正是那种操作。此其二;篆字或可成其传世绝技,已现端倪。此其三。
  读彦湖早期作品,喜欢他行草书的随性、摇曳,这种滋味,当下新作还真读不出。他获“中青展”一等奖那年来德州,有幸见他现场挥毫,至今如沐春风,享受之至。
  用“稚嫩”夸旧作,“稚”自不必说,“流行书风”不稚无可立足。至于“嫩”,则类似“无意于佳”而出的“佳”,相比当下力作,“嫩”说既往,应该能说得过去。

       2020-02-08 12:06:10 于镂月裁云轩

0

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/Report
  

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

新浪简介 | About Sina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律师 | SINA English | 产品答疑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