妈近九十高龄,对河北娘家仍魂牵梦绕,说姥爷勤谨做事挣银元,说大病中的小舅又会说话了,说邻里这家那家几十年前旧事,特别想让孩子们也感兴趣,好听她不厌其烦再说第几万零几次。
我是重情义的人,但对妈爱说常说说不够的人和事却打不起精神听,有时和朋友们闲谈,他们大都也有同感!于是共同把脉找病灶,找到了,病灶在没有谈话交集,擦不出火花,没有兴奋点!
开始写《想哪儿说哪儿》时,关于家庭的话,有一篇专讲写这组日记的缘起,讲两层。一是预防“万一成名”了后人写传记好凑材料;二是给女儿备些说说道道的素材,以便将来纪念我老人家。
佛家有句名言,叫“莫作好人”。有人莫名惊诧,以为不让当好人!大差。此“作”非彼“做”,意在告诫大家别特意、特为、有所希冀地去做好人。这话尽管拗口,但我琢磨明白了。
莫作好人。佛家言必是善言,充满慈悲情怀。但我宁愿“作好人”,作,比不作,要强得多。别要求大家“毫不利已,专门利人”,可能吗?能有这样的人?这只是个口号,口号大都是用来忽悠人的。
我发自内心疼我的孩子们,但正如前面所说,多少也有些私心,我愿意等我老了、没了,孩子们想起我,会感到温暖,如能挂念甚至流泪,就更好。为达目的,就更尽心疼他们,超过疼自己多少倍。
昨天麟儿在幼儿园哭了。孩子太小,不到两岁半,又从没离开过爸妈,能坚持去就不错。但我心疼了,千计百方哄,盼着孩子在幼儿园能高高兴兴。今天特意买了草莓,洗净烫热带着去接麟儿。
两个外孙算是很听话的孩子,乖巧,机灵,不爱哭,还知道哄人,越这样越让我心疼,就怕听他们哭。晚上临走又说给麟儿,明天姥爷去接你,还带好吃的,记住不哭!麟儿答应我了。真好!
2020-01-14
22:15:48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