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载中…
个人资料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
  • 博客访问:
  • 关注人气:
  • 获赠金笔:0支
  • 赠出金笔:0支
  • 荣誉徽章:
正文 字体大小:

想哪儿说哪儿---不小心成了“李鬼”

(2019-12-05 10:54:47)
分类: 苦乐收藏
想哪儿说哪儿---不小心成了“李鬼”

  《水浒传》里有段故事,说李逵下山接母,半路遇到李鬼---。这故事因韩羽先生图画而名声更大,李鬼也成了家喻户晓“冒牌儿货”的代名词。
  看这段书时我还小,到现在也不真正明了为什么突然要“评《水浒》,批宋江”,但李逵和李鬼的故事触动我了,觉得这李鬼挺逗,真是个人才!
  觉得李鬼挺逗,甚至是个人才,因为李鬼假扮李逵拦路作业这情形少见,偶尔出这么一个,类似“人咬狗”,自然就成了媒体争相报道所谓新闻。
  李鬼这事儿能被施耐庵相中,而且大篇幅写好几回,还让黑旋风李逵因此遭一场劫难,说明当时那个社会极其少见,足以引发读者兴趣和阅读欲。
  刚买一套《四大名著连环画》,卖家称是上海美术出版社旧版重印,读过无数回,还想读,打开一看,东西不错,但绝非“旧版重印”!
  正想李逵李鬼那桩公案,《水浒》绘本到了,专门找出那一节看,边看边乐,乐得低血糖了。施耐庵若在当世,李鬼这事就没啥可写了。
  几年前我推新人,效果大好,却被算计。正常的评论、批评、批判都没啥,问题是出了李鬼,而且李逵李鬼合体,搅得好不热闹,蔚成一时之盛。
  近来与朋友微信交流,说些书画,说些日常,偶尔醉后有失板眼,虽无大差,也被质疑“是否本人”了,还有“李逵,还是李鬼?”之问。
  我爱记日记,原来记在本子上,几十册“手抄本”,可惜丢了;近十几年玩淘宝、博客、公众号,就全成“数字信息”了。关于李鬼,也记几句玩呗。

           2019-12-05 22:14:21 于镂月裁云轩

0

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/Report
  

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

新浪简介 | About Sina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律师 | SINA English | 产品答疑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