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一篇石涛欣赏文字,下载两句话。一句是,心中没有感觉不会去下笔;一句是,连林人不觉,独树众乃奇。品咂良久,大有味道。
我喜好收藏多年,偶有中意会买些,实在缺钱就卖些,“马教授的店”不期然成了“长工朱哥”的“蓄水池”,还算不错的小日子全仰仗它!
石涛和尚说“心中没有感觉不会去下笔”,他的“感觉”一定很立体,立体感觉中很重要一点,该是他山水画中的“小人儿”,这是他的“燃点”或“沸点”!
作者有感觉上的“燃点”或“沸点”,买者一样也会有“一己”的考量或关注,二者在这一点上高度一致。事关收益和日子,多些算计也没什么不对吧?
石涛又说“连林人不觉,独树众乃奇”,我觉得这句应该是上句的重点和难点。“连林”是一般性,“独树”是特殊性,为人忌一般,从艺更须如此。
买书画印,我的着眼点放在“独特”上,不“招人骂”不选!当下大腕儿有几个当年“顺民”了?石涛所谓“连林”,就是顺民;所谓“独树”,即为个性。
读石涛,对收藏又多了些忌惮。画者严苛对己,没有感觉不会去下笔,是对作品,也是对藏家负责。买者也该在解读作者及其作品上下些真功夫!
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大问题,那就是“感觉”的对错与高下。这点因人而异,无法统一。但无论咋说,对自己有苛求,总比一味应付、凑数好太多。
2019-12-03
22:32:05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