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年前,天津孙伯翔老师搞“会友”临书写小品活动,我订了不老少。其中有一件《知止》,写得极好,可惜找不到了,是卖了,还是压哪里了?搞不清楚。
知止,我一直不理解,甚至理解偏了,把重点放在字面的“止”上了。查《大学》: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止是进退?
但我喜欢“知止”,请孙老写《知止》,请国门题《知止堂》,都是按我个人喜好发愿,与《大学》,与度娘解释,都毫无关联,也就是说我有我的“知止”观。
多年前我比现在还理想主义,说话爱激动,行文多激进,一派“眼里揉不得沙子”的气概,写过一篇《废除“标准答案”》,其中观点颇合我对“知止”的理解和运用。
喜欢“知止”,因为我觉得人不能太贪,无论物质还是精神,都适可,止所当止,有底线,有上线,让自己过得心安理得些。这世上太多悲剧因为贪。知止,幸甚!
2019-11-22
22:04:56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