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王婆自夸我的收藏有规模,而是说适当有点规模玩着才有意思。
有规模地玩收藏,“中国书法超市时代”我最佩服老抱和继超。那是标杆。
老抱做曹宝麟、陈忠康、鲍贤伦,早是一,精是二,关键是量大!
有一年和东海去天津,见识了继超藏的孙其峰、贾广健和孙伯翔,馋人!
我说的规模,当然是高质量前提下的较大数量,玩当世书画没量咋玩?
强调“适度规模”,因为其中有“度”的考量和把握,既要玩得嗨,还不能贪多。
收藏字画最好的状态:多买些,稍卖些,能留些,以藏养藏,挣钱更好。
去年买过一批范扬小对联,一番热卖之后捂住十多件,捂住的才是藏品。
近来整理藏下来的东西,感叹买买卖卖的经历,过手无数,收获几何?
就这硕果仅存的物件,假如没有量的算计和把握,怕也挣不出捂不住吧?
2019-11-13
23:37:22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