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“脑闷”字的笔画怎么练出来。
今读《金农砚铭》,这“脑闷”的感觉又上心头。提笔临写,不得要领,那种涵在点画里的力道儿怎么也写不出来!咋办?
家里有册金农书画集,开头有篇小行楷作品,几年前我临写过,后来丢开了,偶尔写字竟有这帖的影子,是不是挺有意思?
我敬仰的当代名家,吴振立老师写金农,那笨头笨脑的点画结体幽默好玩。吴老师曾赠我《临金吉金小手札》,写得真好!
怎么临帖?我在琢磨,结合在“德州晚报书法班”学到的点画写法,好像有些感悟。写不好的最大原因应该就是功夫不到。
今天周五,晚上见宝波得请他示范。问清:第一,笔的角度把握;第二,手腕儿、手指的力道把握;第三,单字临写要点。
早就听玉波老兄讲过,中国书法院第一届高研班,每位学员一天要写10刀毛边纸,练习量到了魔鬼训练程度。真得这么练?
我想知道那批高研班的学生是如何面对厚厚一沓毛边纸,又是如何保证这种高强度训练不是随手糟蹋纸张的。他们快乐吗?
我喜欢书画印章多年,糟蹋纸张也不在少数,真要一天写1000张毛边纸,可能我还真做不到,做到也没法保证练习质量。
以玩儿的心态好好玩儿,这是我向往的境界。
宝波兄弟批评。
2019-07-19 09:50:00
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