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载中…
个人资料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
  • 博客访问:
  • 关注人气:
  • 获赠金笔:0支
  • 赠出金笔:0支
  • 荣誉徽章:
正文 字体大小:

想哪儿说哪儿---喜欢这幅《小树林》

(2019-06-03 11:16:49)
分类: 看图说话
想哪儿说哪儿---喜欢这幅《小树林》

  一直对吴冠中有些误解。他那句关于“笔墨等于零”的话是原因之一,再是听别人说的多,亲眼目睹原作,或者赏读代表性作品图片,都太少。
  最近看一个帖子,里面有些另一种风格的作品呈现,和我印象中的样式完全不同,既有笔,也有墨,还有记忆深处家的模样,尽管这些画并非国画。
  我之于画,就象端坐电视机前看国际象棋比赛,一窍不通,但能空对空说些感受。我不会画,并没影响我爱画,说画,买画,喜欢什么买什么呗。
  我订画的路数多是外行瞎蒙,选择标准就多些感性,主观被触动、感动,订的概率就大些。当然我骨子里也不乏李白那种浪漫,所订作品也绝少刻板或呆板。
  吴冠中这幅画是画小树林的。生动之外,颜色沉着,温暖厚重,让我想起老家和老家饲养股东邻的小树林。那林子也密,秋风一吹,落叶缤纷,飒飒作响。
  老家那片小树林一直在我脑海里,因为这里有关于我奶奶的记忆,只要回家一定过去看看,奶奶带我天蒙蒙亮去扫树叶的情景历历在目。这就是所谓乡愁?
  假如吴冠中先生去我老家写生,估计不会为这片树林动情。它太普通,就是一片榆树,树叶不丰富,枝干不挺拔,远景是片玉米地,也画不出平远高远。
  中国画的神是写意,什么是意?外行自道的话,我觉得就是感情,通过笔墨、线条把已有的或读出的那份感动、激情表达出来,自己明白,也让观者明白。
  读学习强国文化栏目,看到吴冠中先生这幅画,当时就觉得很亲切,虽说画的不是老家的榆树林,却让我很想家。老家的小树林变楼房了,真可惜!

     2019-06-03 23:16:49 于镂月裁云轩

0

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/Report
  

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

新浪简介 | About Sina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律师 | SINA English | 产品答疑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