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中参拍,拍过几次石开作品,第二天酒醒再看,顿觉心惊肉跳,幸亏还有比我胆更大手更辣的,才让我长舒一口粗气。
艺术品市场最大纠结之一就是辨伪。有这阴影在,太影响成交率和成交额。怎样避免?请专家看,查流传史,办法不少。
除这被动辨伪,我非常赞赏一些当世作者的积极作为。譬如何国门对每件作品都有编码、信封、留影,与之对应则是信息库,随时可查。
很多年前随领导拜访北京米南阳,见他每幅字都有记录,一册大本子,记了编号、日期、尺寸、内容、买者姓名,一笔一划,一丝不苟。
喜欢何国门兄书画印,咬牙下过一个大单子,字300件,印60方,由西冷印社出版社结集出版,我拙文为序,鲍贤伦先生题写书名。
当下很多收藏家如叶辉等乐于出书,把自己喜欢、主打、收藏的东西印上去,是留纪念,也是促销手段,为将来鉴定预留附笔。
书画印之于作者、买者,大都该是风雅、消闲之事,那就风雅、消闲着做呗!我与何国门兄约大单结集付梓,是留痕,亦多风雅。
俗言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”,这种编码存录、结集出版、著文留念等,都是目光长远之举,省得时日一长,连自己都难辨真伪了!
2019-05-28 09:51:12
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