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两年没怎么着力市场,读书,看画,想长长眼力再琢磨挣钱的事儿。
书画市场这两年倒退了,这是我的判断。为什么?平台看似更广更大,实则不然。
互联网以前,艺术家想让外界、业界了解、认可、拥戴、追捧,只能靠参展、办展、出书。
当年的国展、中青展为什么那么牛?因为观众多,影响大,代表那个时段的最高水平。
互联网来了,淘宝网来了,各种书画网站来了,国展、中青展式微,这是主因。
以“中国书法超市”为代表的网上书画交易平台的出现,是书画市场繁荣的一大标志。
网上书画交易平台是坐商,有和尚有庙,可展示,可商榷,可交易,稳妥又高效。
我不看好当下看似红火的微拍,因为它有巨大缺陷,即便火爆一时,早晚走向没落。
微拍的缺陷,缺乏学术性,不便学习交流;缺少大作品,小玩可以,收藏难做。
少数几位热衷并主动参与微拍的所谓名家,送件更少更小,拍价渐低愈低,还敢拍?
微拍玩玩可以,但想长期经营并当成一个行当做,绝对不可以。艺术本就不是这么玩的。
我偶尔也玩微拍,仅是玩玩,闲着没事感受一下也不错。但没挣到钱,也没想挣钱。
我觉得微拍的出现是艺术品市场的大倒退,太闹,太燥,市场的负面在这里被放大了。
真名家会逐渐撤离,偶有露面也多是“饺子汤”或小小品,好东西来不了微拍。我这么看。
基于以上考虑,我开辟了“每日一品”栏目,好东西大家看,不急卖,也不为卖。
老齐的“中国书法超市”改版不成功,链接分享不方便,作品展示不顺畅。抓紧改!
微信朋友圈+“中国书法超市”帖子分享+微拍,或许是一种玩法。总之优雅地玩才对。
2019-03-27
23:36:10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