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朱爷大热的时候,我正自我陶醉。陶醉在较早迷上朱爷,以较低价格买朱爷,平尺小品出几件,本钱回来了,再卖都是盈余,把手头大事全办利索了。
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,把我彼时状态写尽了。我疯迷朱爷,哪舍得卖?为办事卖几件,“板桥”拿了两件,前脚拿,后脚损,说我“不懂战术”!
板兄所说“战术”,一是市场热卖高士、鸭子,我却低价卖,高价收美人儿;二是早期、细笔大热,我不收,倒收2005年以后粗笔作品!当时市场的确如此。
直到现在我仍然坚持,朱爷美人儿是他的独有“符号”,最该收藏;2005年以后,直到他不得不左笔,是他最成熟也最具代表性的时段。市场炒歪了!
我非常关注关于朱爷的所有图片和文章,包括高人对话说出的只言片语,常常是先收藏后细品,以增进或验证我对朱爷的认识。玩收藏不用心哪行?
昨天转读海宽兄一篇文章,后面附南昌涂庆华兄与邢台陈震生兄的微信对话,也说朱爷,旁及季酉辰、何建国等。文中有早期花鸟一帧,感动我了。
起今天题目想说工作,一说朱爷,话题转了,好在道理相通。玩收藏,做工作,很多见识来自朋友、书本,以后有闲,再走心捋一捋,或许更受益。
2019-02-27
22:54:50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