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手札、信札收藏,我早有关注,也下手买过几件,惜乎未成规模,也就难见效益。
市场体制决定了买和卖的规律,要么小打小闹,要么规模经营,想挣大钱必得有规模。
藏手札而成规模,我崇拜“皇帝”张铁林。这老兄成捆往家搬名家手札时,市场还没形成。
知道有一宗赵之谦手札拍卖?皇帝前脚买,一港商立加数百万请转,可皇帝有缺钱的?
德州有高人。以前说过郑兄玩扇有大名声,还有曹兄玩手札捷足先登,都是业内翘楚。
我对手札早有关注,偶有染指却未做大,根本原因还是钱紧,有限银两只能投往热市。
为啥关注手札?手札更贴近“无意于佳”;手札有故事;手札还远未体现其价值。
近日挂念陈时风藏札,写过几篇短文,原动力是因为被感动了,觉得有话说。
读陈时风藏札,感动之一当然还是东西好,笔精墨妙;其次是札中闪耀的认真精神。
不信请读夏衍札,通篇说三点,全为书中别字,叮嘱再版“盼能订正”。读此你不感动?
快餐文化快则快了,却把文化该有的萧散、宁静、慢节奏全破坏了。快与认真成反比。
2019-02-21 22:54:50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