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二十年前曾有机会购藏魏紫熙,因为不懂,钱又紧张,错过了。
我不经意间玩了书画,一玩几十年,却没系统学过鉴赏,只凭感觉,倒也快活。
错过魏紫熙,一是不了解,看不明白;二是怕买假,不知来路。玩字画得避风险。
昨天看一篇文章,配图全是魏紫熙,认真看了,感觉很生活化,是一个时代的缩影。
朋友圈“黄埔道厚”说魏紫熙学张宗宪。张宗宪我更不了解,得便搜来看。收藏之乐即在此。
杭州“小庐”汪渊说,当时买,假的概率还是很大的。我力主一个稳字,不牢靠绝不伸手。
魏紫熙让我挂念,就如我挂念陕南罗伏生,他们画里有生活,能让人读出岁月和温情。
我正欣赏魏紫熙两幅画,麦收场景,一幅垛麦草,一幅装麦粒,让我想起老家打麦场了。
两区同建把村里人都搬到楼上,条件更好,却少了一份亲热,各过各的,没了聚的场合。
魏画很有时代特色,让人怀念过往,却又少了些许活泼,那场合哪会少了跑跳的孩子们?
欣赏魏紫熙丰收图,时间跨越了,我又回到老家打麦场了。那个时代有那个时代的快活。
2019-01-26 22:36:10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