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喜欢金石书画这些年,买买卖卖之余,还不时亲自动手涂几笔。
有个难点,怕不仅我有,在这行摸爬滚打诸位,该都有或都有过这感觉。这感觉就是搞不清买什么或写什么才对路。
不管别人咋看,近几年我更加喜欢笨、拙、厚、重。花钱买,朝这路下家伙;操刀写,朝这路下功夫。信心十足。
不能说二王一路不好,包括所谓馆阁体,曾经把人都迷疯了,你能说人家不好?那个时代人们的心性就适合那路字。
初学写字大概都从二王或颜柳欧赵写起,不这么写老师家长都不干,但写来写去会灰心,因为这个时代不兴这种字。
近来我特喜欢《泰山经石峪金刚经》和《葛山刻经》,那种肥腴、重拙,笨笨的,萌萌的,越看越有味道,看不够。
私下琢磨这种审美趣味,扪心自问是不是被裹挟了?是不是被市场了?不敢断然否定没有顾及市场,但没有被裹挟。
尽管一直没写好,但一直在写。只要时间允许,每天会临几笔,以前临兰亭,现在临摩崖石刻,临泰山、葛山刻经。
听过几十年,也迷惑几十年的“锥画沙”“屋漏痕”书写效果,在泰山、葛山刻经拓本上,终于看到了,也读懂了。
好像让我迷醉着的书画名家真还大都在这条路子上,譬如王镛、石开、孙伯翔等。看来这个时代应该笨一点傻一点!
2018-11-21
22:33:43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