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做为书画票友,我有三点纠结。这纠结不少朋友没有,更多朋友会有。
前些年常去北京,到北京必得跑趟琉璃厂,去看那里的字画文玩,只是看,不敢动手买。这感觉偶到拍场也有。面对字画文玩,心里必有、却难开口、问也白问的真假问题,也就是怎么才能让自己相信“我想买的东西是真的“,是我的第一个纠结。
出于以藏养藏的考虑,不时买点,适时卖点,形成周转才行。买时我的纠结,卖时别人同样纠结。即便只做当下名家,依然常被问及,反复问及。怎么才能让朋友们相信“我在卖的东西是真的“,是个颇费口舌的问题。这是我的第二个纠结。
近年拍场惊雷不断。关于齐白石,先有《山水十二屏》加佣金接近十亿,现有须磨弥吉郎藏《借山图》册可预期必爆天价,都有感人故事佐证真迹。我的第三个纠结来了,在挣钱导向、印刷机般制作的当下,怎么才能让“我的藏品有血肉”?
这仨纠结,对一些朋友不是难事,乍一看也确实不是难事。我正琢磨怎么表达,已经有朋友指路了。但我不这么看,一句“练好眼力”怕很难解决问题。
眼力当然很重要,自己有金刚钻还怕什么?问题是精力有限,很难处处眼到,精准如徐邦达,都大师水准了,还有走眼的时候。再是眼力不是今天我的话题。
济南“齐香斋”权威经营魏启后,店主齐总让买家放心掏腰包的做法,一是一一照相录像,二是硬盘系列存放,三是所售全有编号,虽无故事性,但也稳妥可靠。
我眼力不足,一直不敢涉足过世名家,即便当代,也只敢玩认识熟悉能见面交流的,有点太小心放不开手脚的感觉。小心不是错,咱的生存环境假冒太多。
我纠结的三件事很难避免,只能在能避免时尽量避免。譬如齐香斋的做法,譬如何国门出品件件编号照相存档等,总之得为藏家留些花钱的胆气才对。
2018-10-21 22:36:10
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