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美大使互怼,编文记者解读,用了“魔鬼在细节里”,细咂摸,忒有味道!
民族间生死存亡之争,肯定得祭点魔鬼出来耍耍,所以我们还是长点心眼,鬼子永远是鬼子,偶尔象天使,象就不是。
中美两位大使各自在联合国讲的话,我认真读了,很有见地,值得一读再读。其中“魔鬼在细节里”的意味,其实就是我国大使读美国文本读出的欲加之罪使阴招的变通措辞,意味深长啊。
虽说“魔鬼在细节里”,字里行间藏着的仍是咄咄逼人。可我还是读出自豪感和精气神了。何其牛逼的美国鬼子?和咱说事儿也得细细思量,把魔鬼悄悄放出来,这不恰恰反衬出我们的力量了吗?
大使们干的是大事,我就不瞎掺和分散他们精力了,还是说自己。今天上下午各做一套模拟题,竟都有90以上的得分,不觉喘一口长气,先干点别的?我能干的别的,也就书画,其他水深,不敢涉足,怕淹坏喽。
前几天刘文海兄送我一幅字,一直摆我书案上,被这字的精彩震撼了。今天又看,赞叹之余,联想到中美大使互怼,觉得“魔鬼在细节里”不仅适用政治,也适用艺术,尤其适用书画及收藏。
刘文海字可观不在雄强,在精微,与当今叱咤风云最前沿如王镛石开等完全不是一个路数。王镛说印,把朴拙、雄强推为最高境界,似乎也有点绝对化,精致精微流水潺潺,不也一样感人肺腑?
不是抬杠,雄强如王镛,其感人处,一样精微之致,即便是拙中、朴中之精微,一样是精微,一味霸悍怕是不行。刘文海书法之高妙,恰恰在其精微之致,一杆柔毫,就把一组文字写得风摆杨柳韵味无穷!
魔鬼在细节里,这话是否与“鬼斧神工”有些瓜葛?玩艺术,玩收藏,都得朝“魔鬼”使招儿,把活儿做细,细之又细,出神入化,才有可能一骑绝尘不堕凡俗。
魔鬼在细节里。细节不魔鬼,你还想开宗立派当大师?
我也得找几个魔鬼兄弟往细节里放放了。
2018-07-31
23:36:10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