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就画来讲,简好,繁好,本就不是问题,因为市场,偏就成了问题,而且还成了绕不过去的大问题。
有谁以繁或简评判画之高低吗?真的画家、评家绝不会犯这种错误。再者,简无可简,与繁而又繁,都有绝世名作,也都有俗不可耐,足可说明繁或简做不了好或不好的评价尺度。
问题是,下到市井小贩,上到国展评委,近些年全都(至少是大都)偏好繁而又繁(包括大而又大的巨幅之作),说明什么?说明贩子和大腕眼光都还欠些火候,没有抓住画之精髓。
山东大家于明诠说字,有句广为流传的话:我在乎书法里边有意思的那点意思。大丰朱爷说画,包括画画,也极力主张就画自己心里那点感动。朱、于领袖群伦,他们在乎的那点意思、那点感动,只能用简的笔触才画得出,不厌其繁反会冲淡主题。
书法也好,绘画也罢,我比较赞赏“玩”的心态,玩着玩着玩不朽了,才是玩这行的正路。头悬梁锥刺股咬牙苦干的主儿不少,想成气候怕也很难,因为艺术不是力气活,没点儿石光电火般灵气或狡黠,怕是自已受罪别人也跟着受罪。
近来市场又追捧千笔万笔繁而又繁一路的画,看得多了,心有所思,发以上几句感慨,没有要踢谁场子的意思。市场逐利无可厚非,嘛玩意儿好卖咱就画嘛,一点儿错没有。
最后我想说一句话,市场是把双刃剑,它发了一批人,也害了一批人。从历史的角度,市场只会让艺术更加市侩化、庸俗化,这么下去,再想出个把儿王羲之,怕比登天都难了。
2018-07-18 23:53:36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