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载中…
个人资料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
  • 博客访问:
  • 关注人气:
  • 获赠金笔:0支
  • 赠出金笔:0支
  • 荣誉徽章:
正文 字体大小:

想哪儿说哪儿---艺术的“问题观”

(2018-02-19 10:45:59)
标签:

杂谈

分类: 苦乐收藏

  看过故事片《芳华》,觉得不太过瘾,请张松上网买一套严歌苓同名小说,想认真研究一番。年前事多没顾得翻看,今天专门去办公室剃须,翻看一页,就被吸引了。
  小说第一页男主人公出场,大段文字描述他“长什么样”,点睛一句:他的相貌没有问题,问题就在于没有问题。你看这话说的,什么叫“问题就在于没有问题”呢?
  从小说创作的技术角度讲,主人公塑造太过一般,也就是“没有问题”,肯定不行,不然中外文坛也不会有加西莫多、冉阿让、胡汉三、老鬼子松田等不朽艺术形象。
  问题就在于没有问题,这句开篇的话,一直贯穿始终。男女主人公那么努力,却成了那个时代的“笑话”,直到剧终时男女一号相拥,《芳华》歌声响起。通篇压抑!
  关于《芳华》,我已写过两篇观后感,就不再牢骚了罢。想说开篇这句“问题就在于没有问题”,让我想到关于金石书画的几点考量,也算用“他山之石”以攻玉吧。
  我玩书画二十几年,亲眼目睹了艺术家的沉浮,或曰大浪淘沙。曾经风光无限一批名家、大腕,在无情的岁月面前,他们光环散尽,泯然众人,被后来者赶超淹没了。
  和那批过时名家、大腕比,后来一批佼佼者,正在享受欢呼、拥戴和金钱,可谁能保证他们不是将来的过时者、失意者?而且历史地看,当今名家绝大多数必会无名。
  前不久,我和“龙吟斋”东海兄弟去济南找老五,说到山东大家于明诠。老五说,于老师可贵之处就在于一直琢磨出新,不断加入新元素、变换新形式来刺激创作欲。
  今天咀嚼“问题就在于没有问题”,我又想到明诠,而且觉得,明诠的盛名,绝大成分还真来自“有问题”,那铺天盖地对“丑书”的声讨,不就是在骂他的问题吗?
  与以明诠为杰出代表的“丑书”阵营比,我还想到几个名字,如曹宝麟、陈忠康等,他们的突出问题恰恰正是“没有问题”。比硬功夫,当今书坛有几人比得过他们?
  没有引导、诱导别人的意思,只是一再告诫、暗示自己,要么不玩金石书画,要玩就玩有特点、被人骂的主儿,譬如王镛、石开、于明诠等。艺术史也会这么认定的。
  问题就在于没有问题,这是《芳华》通篇的基调,说实话我看得很压抑,流泪了。艺术不能不追求特色甚至个色,做人岂能忒个色?我们的社会还太功利,得进步啊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8-02-19 10:45:59 于镂月裁云轩

0

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/Report
  

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

新浪简介 | About Sina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律师 | SINA English | 产品答疑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