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载中…
个人资料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
  • 博客访问:
  • 关注人气:
  • 获赠金笔:0支
  • 赠出金笔:0支
  • 荣誉徽章:
正文 字体大小:

想哪儿说哪儿---又说“饺子汤”

(2018-02-07 14:55:49)
标签:

杂谈

分类: 看图说话


 


  自从入了收藏这行道,就学会一手“绕饺子汤”的身手,别给咱机会,否则一定张嘴,或请朋友张嘴,一点都不难为情。
  请斋号,在著作上题,或直接题在宣纸上,只是“饺子汤”的一种,还有五花八门很多种,偶尔想起当时情景,也很有趣!
  我最早的斋号有两个,一是“竹韵斋”,一是“镂月裁云轩”。细想起来,有斋号在后,做收藏在先,也就是说题斋较晚。
  阴差阳错一些原因,后来陆续又起了:十万莲花堂、十方莲花精舍、松梅草堂、马教授的店等,斋号之多,直逼石涛和尚。
  后来女儿大了,成家了,有小外孙了,就想带孩子们玩收藏,没商量就定了:龙馨精舍、龙馨小筑、兴博书屋等斋堂名号。
  有全国声誉的书画家,我最早见面的是华人德,此后是吴振立、丛文俊、孙伯翔、朱培尔、刘彦湖,都在德州,我的主场。
  前几年市场好到沸腾,名家买不动,开始琢磨民间高手或业内“草根儿”,就又结识了老五、老瓜、罗伏生等,一样给力!
  和我往来密切的名家,更多是鸿信、微信、信息、电话交流,彼此熟悉,从未谋面,象孙晓云、黄惇、王朝瑞、金心明等。
  好了,现在专说“饺子汤”。“饺子汤”的种类:数外加数、作品署款、题写斋号、著作小品、另请其他,等,花样繁多。
 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,华人德先生来德州,我和明诠接待,订购作品之外,他特意送我10付对联。这是我第一勺“饺子汤”。
  作品掏钱,署款赠送,这规矩直到现在好像还有效。彼此熟悉,掏钱又多,订件之外再请几件题款作品,我经常这么做。
  我收藏的署款作品得有几十上百件,象孙晓云、孙伯翔、华人德、丛文俊、吴振立、于明诠等,都有,个别还不止一件。
  相对于数外加数、作品署款,题写斋号要方便一些,自己请,朋友请,办法很多。范扬题《兴博书屋》就是明月帮请的。
  喜欢范扬的画但买不起,就打字的主意,买过几件,价格不低。这次碰上明月进京,机会难得而得,给孩子请了俩斋号。
  蔡大礼也给孩子写俩斋号:《兴博书屋》、《龙馨小筑》,是海滨顺路给请的。遇到过蔡先生,可惜互不相识,错过了!
  饺子汤还有一种,就是在书上题斋,或写吉语。斋号自用,吉语就是一件小品。当年请启功写《礼佛》,现在就是重器!
  书上题斋去年收获不小,先后请明诠、国门写过十多件。这种形式请石开写了不老少,但那是收了钱的,不属“饺子汤”。
  最后说一种极少见的情况。2017年我订国门不少字和印,国门送我一方亲刻砚铭古砖砚,谢忱沉甸甸,让我激动得想哭!
  “绕饺子汤”的玩法儿,除有趣儿外,还是一种深情。作者受点小累,藏家满心欢喜,彼此心领神会,心照不宣。真好!

             2018-02-07 21:58:24 于镂月裁云轩

0

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/Report
  

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

新浪简介 | About Sina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律师 | SINA English | 产品答疑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