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2017年11月11日“剁手节”这天,著名书法家、理论家、教育家、诗人于明诠做客北京“博书屋”,以《四本书三句话》为题,聊书法那点事儿。我和“龙吟斋”李东海专程去听“书法里边有意思的那点意思”,还真就听出不少意思!
“四本书,三句话”,选题本身就很有匠心。三句话:我在乎书法里边有意思的那点意思;闭上眼睛看;书在哪,法是个啥。就是其中三本的书名。另一本《单衣试酒》,虽是诗集,却离不开书法这话题,或者就是用诗的语言在讲书法。
实在讲,这四本书明诠早都给过我,也都题了款字。还到现场疯抢,一是觉得这书太好,多留几套没坏处;二是我有了,孩子们还没有,他们要玩收藏,得有明诠讲的这些见识才好玩;三是心里挂着给小外孙题斋号呢,书画也得从娃娃抓起!
我有读书的习惯。原来买纸质书,看或不看一直在买,当时看不了以后看,退休看,先搬家里来再说。后来学会上网,再后来有了微信,书还照常买,更没时间看了。我现在每天逼自己读一到三篇文章,全在微信上转,晚上睡前必须看完。
我读书比较杂,杂中较集中的篇什,就是书画。不全是为了贩卖书画才读,早些年不贩卖也读。数理化咋读都读不明白,书画类文章也有读不明白,但从不放手,反复读早晚能明白。就是这读书画类文章的嗜好,让我读出了明诠的大智慧。
明诠的大智慧是明摆着的。譬如那么多写字的后生,他能连夺六七八三届“中青展”一等奖,不具大智慧办不了!譬如被一些人指为“丑书”架在火上烤,不但没被烤焦,却烤出愈发沁人心脾的芳香。等等。但这些都不是我要说的。
明诠的大智慧,就目前来讲,都体现在他的“四本书”和“三句话”上。第一,他的《单衣试酒》,是他这些年诗的结集,其中很多首最早期的印刷体都是我操刀制作成的,交稿时明诠还题款送我一套,至今珍藏。能写诗,必有大智慧!
第二,能千古流传的句子,必是简短、睿智、朗朗上口的句子。如苏轼“书无意于佳乃佳”、石涛“搜尽奇峰打草稿”等,要流传必是如此,冗长、啰嗦传不久远。明诠“我在乎书法里边有意思的那点意思”等“三句话”,正是这种句子!
第三,作为著名书法家、理论家、教育家,明诠传道授业解惑的特点,一直让人觉得费解。他很少讲技法,或说讲述的重点从来不在技术层面。他更关注书法深层次“那一点点”,书法千万年流光溢彩,想想还真就因“有意思的那点意思”!
四本书,三句话。喜欢书法,研究书法,从事书法创作的朋友,要想把手头正在写、心头正在想的“写字”上升为“书法”,真得好好读读明诠这“四本书”,尤其得好好琢磨直指书法根柢的“三句话”。这是明诠赖以名扬天下的独门绝技!
2017-11-13 23:31:03
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