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载中…
个人资料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
  • 博客访问:
  • 关注人气:
  • 获赠金笔:0支
  • 赠出金笔:0支
  • 荣誉徽章:
正文 字体大小:

想哪儿说哪儿---依随害人又害己

(2017-07-26 11:57:51)
分类: 呆人呆话

想哪儿说哪儿---依随害人又害己

  我老家那地方,称“惯”叫“依随”,称“溺爱”叫“太依随”。譬如我惯孩子、溺爱孩子,老人们不乐意,会说我别依随孩子、别太依随孩子。

  惯、溺爱这词儿,一般该用在对孩子身上,至于依随、太依随,除了可用在对孩子,更多应用在对他人,譬如对无来由的缠、闹、集、非访人等。

  对孩子的依随、太依随,也就是惯、溺爱,导致的后果一般是难管,比别人多费几车柴火。对无来由滚刀肉的依随、太依随,后果则要严重得多!

  依随、太依随是种什么状态?明知其错,明知纠正这错的办法、路径,明知这错持续恶化将导致严重后果,却不管,不愿管,不敢管,听之任之。

  依随、太依随会是什么后果?大凡无来由,开始都会试探,理亏而不得纠正,胆愈大,行愈猛,渐至不可理喻。该管能管而至无可救药,岂不害人又害己?

  时下最大的依随、太依随,就是对缠、闹、集、非访的无性处置。无性,就是没态度。无性处置,就是一味堵控。全然失了机制、司法的公正性。

  群众有诉求,应该积极接访,听人家咋说,能办抓紧办,难办说清楚,办错改过来,这有什么难?为什么要登记?为什么要通报?为什么要排名?

  这种不问青红皂白的登记、排名、通报,看似一环扣一环,其实是对上访群众的搪塞,是对司法机制的亵渎,也是对缠、闹、集、非访人的依随!

  对缠、闹、集、非访人的依随、太依随,始则纵容姑息,继则乱象遍地,终将不可收场。到重拳惩治,泥沙俱下,你知谁会承受难以承受之重?

  对孩子,尤其对女孩子,你愿意依随、太依随,那是你自己的事儿。但对有碍机制运行、司法公正的缠、闹、集、非访,咱还是都严肃认真些吧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7-07-26 22:57:51  于镂月裁云轩

0

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/Report
  

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

新浪简介 | About Sina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律师 | SINA English | 产品答疑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