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想买几件东西,但不敢下手。不敢的原因,真假难辨,请朋友帮看也很难放心。朋友圈有几个专门群,对一两家过手无算的主儿们“会诊”,应该八九不离十了吧?我注意了,仍然打眼很多。
当下买东西有两大愁。一愁回款慢,周转不灵,偶尔看到好东西,抽不出银子买;二愁大家假货多,新锐不稳定,买假能亏死,买新费思量。当然,这种前思后想费尽周折,也是玩收藏魅力所在。
都说做生意没胆魄不行,二十年前还有提倡“自我加压,负债经营”的,应该有道理,也不乏一蒙中的一炮走红的。我心胸窄,看不准不做,看准了也不举债做,所以就一直小打小闹着,不后悔。
看准看不准,有两个方向。一个方向是分清真伪,一个方向是看准潜力。潜力咋看?有些道道儿,以前说过,以后还说,今天不说。真伪咋辩?一直在说,说不明白。听别人说,听得懵懂。难!
关于真伪,我看重三条。第一,时刻葆有存疑的心,哪怕被指疑神疑鬼;第二,时刻管住说话的嘴,哪怕被骂故作高深;第三,时刻砥砺辨伪的眼,哪怕被讥心钝眼拙!
很多朋友做古旧,风生水起。我不羡慕人家挣大钱,但眼热人家有辨伪识假好眼力。这能耐咋练?问思良,他不说,可满屋书籍泄了密。我也买书,读过不少,不得要领!
也曾喜好指真说伪,后来不敢了。譬如朱爷,04年前后作品大体看得准,至于早期更早期看不了看不好还误过事,误自己事小,少挣几个钱而已,误别人就不好,心生歉疚!
朱爷我买过很多,还见过真神。听他说过话, 看他画过画,买起来底气就足。即便这样仍会看错,心里纠结,再遇朋友问,不敢说了。看别人随口指认,也替他们捏把汗。
不是否认辨真伪,而是强调辨真伪得非常慎重。所以我很佩服鉴定家,一样每天24小时喘气,人家肚里咋就那么多学问?我一直朝被人仰慕的目标奔,功课咋老就做不到位?
2017-04-20 23:23:36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