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会议进入第三天。上午8:30开始,继续讨论书记报告。下午15:00、17:00还有两个活动。
讨论不是沙龙。沙龙式民主,一次奥巴马、特朗普交接,我们也都见识了,没什么可羡慕的。制度自信空前!我有这感觉。
市直一团来自基层的代表,我印象中有四位。一位来自德州二中,一位来自德开小学,一位来自苗庄社区,一位来自联合石油。德州二中级别很高,也可说三位来自基层。
基层发言普遍朴实,赞扬、振奋、励志的话说过,会有一些呼声,尽管加了润色,还是听得出期望。德开杨茜讲的流畅,颇合地位身份,听着实在,又得体,是个人才。
下午两次集合,我想说的话,就是“见识”很重要。程序如仪进行中,我想到去年和东海北京之行,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名家展会,期间“见识”颇类今天。
参加此次盛会,在我是第一次,肯定也是最后一次。“见识”晚了些,但可嫁接,做其他时,大可借鉴。关于“见识”,是我参会第三天最想说的话。
从我的得失讲,第一,“见识”得尽早。假如早些接触类似党代会这种盛会,一如早些参加高水平展会及拍场,现场感肯定会自如、沉稳得多,或者还能有几丝潇洒呢。
第二,得敢于“见识”。每次机会在前,或谦虚,或怯懦,或无谓,总之会有未战先怯的意思,却忘了机会难得、机遇难再、错过即失去的至理。不后悔,是教训。
第三,得全方位“见识”。所谓“行行出状元”,励志之外,还有弦外之音,就是行行有窍门,有捷径,有规律,这些窍门、捷径、规律,就是“见识”,别把路走窄了!
第四,知不足就是进步。党代会四百多名代表,来自各行各业、各个层面,是精英中的精英,人杰中的人杰,和他们比,有差距,有不足,太正常不过,关键得学,得追!
第五,“见识”嫁接是根本。年龄所限,有些不足来不及补救,譬如在仕途,在体制内,根本没时间重来,那就着眼于将来,着手于其他,把见识嫁接到力所能及。
第六,知不足而图奋进。会议期间,进进出出见了很多同学、同事、朋友,他们事业有成,职位再升,满脸春风,一身干劲,真让人眼热。殊途可同归,我等当努力!
2017-02-16 21:16:27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