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抢了几件许力《幸福》,想送给孩子们,微信发帖还起了名字,叫《幸福传承》。
和我一样心境的,吉林“三惜草堂”、山东“龙吟斋”,还有安徽“山山画馆”等,所以许力得一再画,供不应求。
说这话时,又一位朋友微信到了:请问《幸福图卷》和《幸福叠着幸福》还有吗,最低价?我报了价,其实不想卖,送孩子了,不能再卖!
问价的朋友提异议了。他已问清我的进价,所以对我的“不卖价”颇觉诧异。我知道他心思,这心思我也有过,至今还有。
我如实回答,不想卖。又说,喜欢不问贵贱,我这么买,也这么卖,不怕买不到,不怕卖不了。懂这朋友,就推荐了“龙吟斋”,因为他那里还有一套“幸福”。
心态,很神秘,很难控。见识过澳洲“不还价”,“还价”很难堪;见惯了国内“得还价”,“不还价”很傻帽儿!在“不还价傻帽儿”的国度,还价正常,不还诡异。
还价,一定要还价,都在还干嘛咱不还?但要注意场合、环境、进展。譬如许力“幸福”,我抢到了,又被朋友抢走了;再抢,又有朋友要。如此抢手,还能还价?
2016-11-15 21:13:28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