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载中…
个人资料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
  • 博客访问:
  • 关注人气:
  • 获赠金笔:0支
  • 赠出金笔:0支
  • 荣誉徽章:
正文 字体大小:

想哪儿说哪儿---下功夫写《金刚经》

(2016-05-08 21:02:45)
分类: 家长里短

想哪儿说哪儿---下功夫写《金刚经》
  很多年前,眀诠叫我写隶。

  他说我班上太忙,写行草笔法复杂,怕我没足够时间苦练,反正是玩,不如写隶,或写篆,规律性强,易于入手,也易于上道。我写了足有半月,好像是《曹全碑》。确实容易上手,但内心还是喜欢赵,所以很快就丢手了。

  我酷爱书法,买了不知多少帖子,颜柳欧赵全染过指,但也都是三天打鱼二十天晒网功夫。十年前有过一次“全国党政干部书法大赛”,我写了一幅“于明诠手卷”,竟然获了个铜奖!这让我又随性写了很久“流行书风”,隶书依然没怎么上心。

  湖北樊中岳,《书法报》编辑,字写得不错。他编了一本隶书字帖,单字选华人德,三十二开,很薄一册书。我迷华人德,直到现在,就又写“华隶”。近几年“二王”泛滥,陈曹赚钱,我也不能免俗,再写“兰亭”,近半年,算是下了功夫!

  看“流行书风”太久,乍一接触鲍贤伦,觉得新鲜!接着又冒出何国门,书画印极具个性,可谓横空出世,万众瞩目。鲍、何写隶、篆,能迅速进入一线高手行列,多少有吃多大鱼大肉换口味吃粗粮的意思。当然粗粮绿色,健康,吃着也可口。

  买鲍买何,就又想到眀诠让我写隶。手头正有一册《泰山经石峪金刚经》,于是写起。不知道鲍何是否写过“经石峪”,但我一上手就有鲍何感觉。随手抄或诌诗文请何国门、于明诠看,都为我叫好,当然是鼓励的意思,但也说明我写的对路。

  今天周日,下午还得开会研究规划,快十一点时到龙吟斋,喝茶,说收藏,也请指点写字。东海也觉得我进步快,走隶应该能走通,这让我心里挺受用。午饭后不敢休息,怕误下午会议,就又写字,抄一篇颂扬母亲的诗文,顺手,结体有些生。

  我老了,突然又回到写隶,而且选了《泰山经石峪金刚经》的帖子,这会不会是个佛缘?“经石峪”高古大气,天真烂漫,让我发自内心喜欢。关键这是一部佛经,抄或临,都得毕恭毕敬,不能有丝毫懈怠,这或许能治我坚持不久的老毛病。

  写诵《金刚经》,假如真有护法之神,真有佛法慈悲,写字,就又成了修佛。等写出模样,送给同好,又为佛法推广做了贡献。很有意义一件事情啊!我喜欢书画收藏,敬仰佛陀精神,练《泰山经石峪金刚经》,一定也能为家人老小带来福音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6-05-08 23:45 于镂月裁云轩

0

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/Report
  

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

新浪简介 | About Sina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律师 | SINA English | 产品答疑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