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疲劳现象,一般出现在过度重复相同或相近动作的时候,按说可以理解,也很难避免。但有些环节,疲劳现象不应出现,倒是该瞪起眼睛全神贯注对待才对,或者说即便全神贯注,能做到十全十美,也极其不易。
今天连续第四天到现场查看,轻车熟路的事情,却引来几点思考。一是解说人员不得要领。对外宣传讲什么?讲特点,讲亮点,让大家一把抓住重点。但这些显然做得不到位;二是现场布置缺乏个性。得把自己傲人所在托给大家,让客人过目难忘。仍欠拿捏。
晚上和几位朋友喝茶,不说工作,说玩儿,说怎样玩儿得快活。其中一位爱钓鱼,说怎么侍弄渔具,不能嫌烦,等等。其他几位说书画,都是业余小玩,但也有些体会可借鉴
,譬如说制图,一致认为得常换图片,常换就有新鲜感,就能吸引藏家眼球。等等。
边喝边聊。近十点,送朋友回家。写几张字,边写边琢磨字的结体、线条、质感、章法、韵味。按说我已经很努力了,却一直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东西。我最钟情“二王”,开练却遭遇“流行书风”,最近写泰山《经石峪》,快坚持半月了吧。
玩书画,钓鱼,练字,看似业余玩的事儿,其中都有与接待相通的道理。我写几十年字,直到今天还拿不定主意到底写什么,期间的浮躁,说到家就是一种疲劳。书法家能写好字,最忌一个浮躁,沉进去临一辈子某贴,我一想就觉得累,所以就老写不好。
不是说教。我想提醒自己,有些事情不能疲劳。老做老做,做太多一定会疲劳,可这种老做老做,之所以老做,就因为实在重要,不能不一再做,老是做。设法克服这种心态疲劳,是关键环节“老是做”而能“常做常新”的关键。工作这样,玩也这样!
2016-04-28 22:07:24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