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市场的大问题,我觉得有三条。第一,价格体系混乱;第二,以次充好频现;第三,假冒伪劣横行。具体到艺术品、古玩市场,以上三点更甚。
十年前去澳洲,想买点外国土特产,就进了路边超市,捡便宜的、稀奇古怪的、国内难见的挑一堆,结账时想砍价,或请鬼子给点纪念,结果没商量,不要拉倒!
后来去欧洲,土匪投坷垃没子儿,在瑞士买不起瑞士表,只好买俩近乎玩具的坤表送给孩子玩。当时就疑惑,鬼子也学会次充好了?让俺感觉好亲切!
也曾到过边境小镇,买玉,买表,买药材,结果是一路被骗,物不美价不廉,几乎都是假冒伪劣!在缅北,甚至还被卧佛脚下一和尚讹了不少香火钱。
我不小看伟大祖国,更不小看勤劳勇敢充满智慧的中华民族,但我想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既然搞市场,就全力去掉这些乱象,别让乱象成咱特色!
乱象发生在日用品买卖,大家习惯,小心就是,一分钱一分货,买家卖家心知肚明,还好防范。若发生在艺术品或古玩行,技术含量高,还真难办。
经常有朋友问辨真假问题,我不敢说,怕说错丢人,也怕耽误别人买卖,建议大家也尽量少说话。郭沫若厉害吧,甲骨文咋读、何意?估计也是他随口蒙的。
但我有绝招儿,足够对付真假问题。第一,不买古人;第二,不买生疏;第三,不买大漏!我常在河边走,几乎不湿鞋,与这“三不买”大有关系!
古人没法交流,道听途说保不准就有诈或讹;今人还在,不熟到骨头里一样不伸手;天上掉馅儿饼似的漏,我历来先设定这是陷阱,多方求证后才定取舍。
除却“三不买”,我还有几个小绝招儿。第一,照相、摄影留后手;第二,多订多买请附件;第三,从草根儿开始盯起。抱了玩儿的心,神仙也难奈!
看有钱朋友抱着大拍“图录”嘬牙花子,我真庆幸自己没走参拍的路。这种扳着树摸老鸹的小打闹,虽没大钱可挣,但远离乱象,心安,睡觉也踏实。
2015-11-30 07:20:47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