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很多年前,大约是1999年,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先生带众弟子来德州。那天陈先生游兴很高,我和明诠就陪他们转,还特意到我办公楼前,在刚刚竣工的楼前说好一会儿话。陈先生说,几十年后回首往事,这里的人们会有成就感,搞这么大一个开发区,功德无量啊。看人家眼界,不光把艺术看得明白,把社会也看得门儿清!
最近收拾藏品,陈先生及弟子赠品又摆上桌面。那天游玩德州,其实也没啥好看,现在还可一看的“减河湿地”“长河公园”“锦绣川”等,那时都还没有。午餐在宴宾楼,请几位京剧票友助兴,明诠儿子小于恒也唱了段子,玩得倒还热烈。陈先生特意嘱咐众弟子,要给我写字画画表谢意,还亲自写《天道酬勤》横幅,落了我和夫人的款。
这些年我也接触过不少大家名流,有个感觉,真正有学问有造诣有地位的人,很谦虚,很和蔼,很亲切,很文雅,绝无半点骄气傲气戾气,和他们处,如沐春风,温暖,舒服。他们见多识广,把这世界看得透亮,但绝不随意指摘评说,更不信口乱批乱骂,他们有他们独到的教化方式,潜移默化,润物无声。这就是修养、学问,高山仰止吧!
那批赠件有胡石先生一件小品,黄色纸,尺半左右。画面不复杂,两竿竹,一枝花,不是“虚心挺拔”励志形象。上面有段话,我喜欢,常引用:画贵清瘦,最忌浓浊,写生选材亦然。胡石题画这句,说的是画理,仔细想来,又何尝不是处世为人道理?做人也简单着做,处事也简单着处,简单少错讹,简单得清静。越想越对。
2015-10-08 12:17:31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