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趁市场冰着,我赶紧盘点存货,归纳、整理、照相,改版“马教授的店”,想让图片更清晰,标题更刺激,打造更具个性的“超市专卖”。
期间注意了两件事。某作者一件大字横幅竟有大墨块,加力整平时搞撕了。撕了不缺肉,倒不影响装裱,问题是那墨疙瘩极难处理,遇水化开咋办?
还有,个别作品有错讹漏字,有的甚至成段遗漏!假如是无意间出的错还则罢了,关键是作者看到了,却简单化处理,点几个墨点,就交了买家的差!
玩收藏多年,结识不少书画家,也结交很多收藏家,其中很多人严谨、细致,一丝不苟,从不马虎作品的一个字,就是一个笔画有问题也绝不放过。
华人德先生一地不写重复内容,即便一字之差,也会撕掉重写。抱璞生订购名家作品,肯定会逐字审看,些微错讹漏,也逃不过他眼,一定要求退换。
古语云,无意于佳乃佳。个别作者有错讹,也爱用这话搪塞。我说,还是不拿这话说事儿吧,错了就是错了,重写才对。毕竟买家花了钱,搪塞不好!
有人说《兰亭》《祭侄文稿》云云。王羲之写《兰亭》,大醉之中,兴之所至。颜鲁公写《祭侄文稿》,肝肠寸断,信手所及。二位该都没收过钱吧?
假如作者是在自娱自乐、自我陶醉,不为卖钱,那错、讹、漏,甚至涂改、添加等,都是一己私事,人家愿咋玩儿咋玩儿,与别人无关,咱也管不着。
收了人家银子,还在随意应付,那就有了“良心何在”的疑问。这种作为,乍看是在糟践藏家,实则是在糟蹋自己,长此以往,必得报应,毫发不爽。
良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。但人在做天在看,从个人发展、市场营造的立场,从为藏家负责的角度,还是重视每一件作品吧,尊重别人!尊重自己!
2015-07-30 23:39:30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