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盛夏,坐哪儿都热。
口腔溃疡肆虐一年,原来多发在嘴唇,一颗小白豆嵌在肉里,疼痛异常。这次发在舌头,而且上下三个,疼得说话不利索,吃饭不方便,喝口水都犯嘀咕。
正茶饭不思、坐卧不安,济南“老五”邮件到了,以为是《墨像》小品合集之《活色生香》,厚厚的。打开来,书之外,还有画。乖乖,终于有分心的了!
在农村老家的叔婶知道我喜欢字画,很不理解,以为我在外“混阔了”,拿钱不当钱,几张轻飘飘的字纸,咋值这多钱?几次想解释,想想难说清,就算了。
五六年前,有位网友喜欢朱培尔印章,前后买过十几方。有次拍得一件,久不付款,约一个月后,短信告罪,才知他已癌症晚期,买字画就是为了忘却病痛。
此次小恙,又不好请假休息,辗转反侧中,得“老五”邮件,读书自然欢喜,再有几十件小画可赏,病痛须臾减了力道,又想起当年那位朋友了,但愿好好的!
我喜欢“老五”的画,说不出实在道理,只是一种感觉,就像当年喜欢朱爷,不管别人咋说,就是打心眼里喜欢,从牙缝里挤出几两散碎银子,全都买了他。
看“老五”最近几组画,不敢说水平大长,至少在默默砥砺,线质、墨色、意境依然动人外,又在“逼”自己过坎、爬坡,不断向读者展现新内涵、新手段。
很多书画家成名后谨小慎微,该参加的活动不敢参加,该继续的磨砺不敢深入,守着“成名手段”不敢变化,怕变丢了“自己”。所谓结壳,就是这意思。
想“老五”,又联想到刚刚过去的赵冷月纪念活动。这活动有一个座谈会,于明诠等很多名家发了言。赵冷月对自己的不断砥砺,正是赵之为赵的根本原因。
2015-07-26 08:03:56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