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章耀为什么叫“古木”,我不知道,也没来得及细琢磨。
那是2005年左右,“马教授的店”还叫“竹韵斋”,刚到“中国书法超市”落户。突然又冒出一个“博艺网”,也搞金石书画“淘宝”,也有专门一个论坛,声势浩大。“博艺网”总裁叫杨飚,说话敞亮、痛快,极力邀我到“博艺网”开店,免费之外,还属“金牌店铺”,于是“竹韵斋”轻而易举有了杭州“分号”。
网络行走十数年,三大收获。第一,原来想都不敢想的所谓“门市”,因为手里有一卷字画,竟就有了,还被盛情特邀建了“分号”。很多事其实并不那么难啊!第二,认识一批朋友,书画家、金石家之外,还有一批收藏家。原本高山仰止所谓“收藏家”,不到一个月,老齐就给咱也命名了。到现在想起来,还觉得假!第三,真长见识!
到“博艺网”没几天,就迷上几位画家,金心明、章耀、王犁、吴涧风等,在“中国书法超市”刚挣的那些银子,很快变成了金章王吴等,很有“抢”的感觉,天天哨着,图刚挂出,这里一声断喝:拿下了!挺爽气。最近市场较“休闲”,饭后睡前“盘点”存货,这批画家的画就又摆上画案。说实话,还是当年感觉:画得真好!又疯迷了。
实话实说,“博艺网”推出的这批“新秀”,当时我最迷金心明,买的也最多,还写过一辑专门文章,用了金心明展标,叫《四时花雨》。金之外,我看好“古木”章耀,也下了花钱功夫,扇面、平尺小品、四尺斗方等,拿过几十件。金和章谁更好?有朋友说,论功力,章好;论意境,金好。但不管谁好,这几位都还没让我挣到钱。
一说钱,连我自己也感觉俗。可小老百姓得吃饭,买画那点银子本就有挤牙缝等钱赚味道,所以俗也认了,还是琢磨咋尽快回本挣钱。摆一屋子章耀小画,逐件欣赏,构图、笔墨、意境,凡我关注的细节都看过,自己问自己,这画多好,咋就没有市场?听说北京正有大公司筹划推介“古木”章耀,早该推,不然可惜了画家,也可惜了藏家!
“传统文化”是否包括“相术”和“姓名学”?耍狮子、踩高跷都被“传统文化”了,这等高技术含量的学问,按说应该包括进去。那就相一相,看是不是名号、别号、斋号有问题,影响了飞黄腾达。我瞎猜啊,“古木”这号有点闷,不响亮。章耀大概想取古意,也是尚古、摹古意思。但别影响挣钱,这很重要,对他对藏家都很重要。
2015-07-05 08:22:21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