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郑振铎先生《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》开篇就说:我们看熟了陈陈相因、千篇一律的庸俗的水墨山水画,生意索然的花鸟画,觉得腻烦,觉得单调、无聊。画家的署名也许不同,那平凡烂熟的风调却是一贯无殊。假如我们相信那些东西就足以代表中国的绘画,那末我们绘画方面的传统便不怎样值得我们热爱了。
读这段话,我有三点感受。第一,陈陈相因、千篇一律、生意索然是画坛的大敌。郑振铎的担心,当下依然,甚且过之;第二,灿烂的中国文化,包括绘画方面的传统,非常值得我们热爱,这传统的继承、发扬、光大,任重而道远!第三,无论题材、笔墨、线条、表达,画家诸位都应极力为自己开个新领域。
与海滨、东海、玉军几位闲聊,我还琢磨罗伏生等的将来,他几位话题却转了,在谋划宜兴紫砂壶,去见谁,找谁制,请谁刻,咋经营,都有谱气。听他们说,关于收藏,说实话刺激我了。海滨是藏壶重镇,这我知道。董子文化街“季畅园”多有国宝级名壶陈列,这我也知道。可我咋就没琢磨涉足紫砂壶?
最近“老五”又有新进境。一批美人儿招摇而来,迷倒“好色之徒”无数。我和“老五”有约定,年订多少,何时起订,牛市熊市都不含糊。悄悄说,面对刚刚到手几十位小娇娘,我脸红心跳,有些按捺不住,于是咬牙给“老五”微信,订数之外想再加订。市场冰点着,“老五”沸腾了,值得大家深思!
我不会画画,却老对画画指手画脚。就像关注南海局势,很多人瞎起哄来劲儿,要发机关枪冲锋时,十个必有九个半拉稀。掰着不疼的牙说事儿,不光我,很多人都有这倾向,所以请谅解。但我是好意,不仅画画写字,包括艺术品收藏,任何事情,要做出名堂,都得激励、鼓励、逼迫自己不断开辟新领域。
2015-06-16 00:02:00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