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建议,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特点。第一,想说点什么;第二,觉得说得着;第三,善意的劝诫;第四,听或不听不在我;第五,我说了就行了;第六,总有合理成分在;第七,被建议者应该理解建议者的好意或深意。
我喜欢字画,购买量也大,但有个缺点,就是爱“指手画脚”,回忆过往有合作的作者,没被我“指手画脚”的朋友还真不多。因为是“隔行”,这“指手画脚”,就多半会“误人”,但不自知,一直在说,直到说罗伏生,被娄知县劝诫。
藏家和作者有交流,道理上很自然,也应该这样。藏家买作品,绝对有倾向,他看得懂,他喜欢,至少他对要买的作品有预期,他才会掏银子。作者搞创作,古人标榜“无意于佳”,是否言不由衷?无法推知。市场经济条件下,谁能“无意于佳”?
藏家挣钱不易,有几个闲钱,希望买到心仪作品,往出掏银子,顺便提建议,我觉得应该,不提反倒不正常。譬如买老五,我说过“画粘”的话;买老瓜,我说过“画趣”的话;买清谷,我说过“画拙”的话,等等。我说,因为我觉得那样更好,全是好意。
如何对待藏家建议,如何面对市场反应,是艺术家必须面对的大课题。心平气和的建议,大家会心平气和琢磨,说的对,咱听;说偏了,或说错了,哈哈一笑也就算了。难在面对质疑甚至“谩骂”时,怎么也能心平气和地听。
突然说这话题,一是又想就某些作品“指手画脚”了;二是市场低迷,众位艺术家应该琢磨破解之策了;三是平时“指手画脚”惯了,乍听别人对咱“指手画脚”,感觉扎耳朵了。由人及己,这些年咱一直“指手画脚”,是否早把兄弟们捣鼓烦了?
不管烦或不烦,面对各类“建议”,我建议艺术家三点:其一,人家说了,自然有说的道理,认真听听会有好处;其二,即便是质疑或“谩骂”,不到一定段位,咱想让人家骂都不可能;其三,齐白石、朱新建们是被骂着成为大师的,所以咱得欢迎人家骂!
2015-03-21 08:39:08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