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今天接待省里客人。是个偶发事体,所以未特意准备。等接待进行一半,接待办同志告诉我,得一直接待,直到晚餐后休息。我这人历来听话,组织说啥是啥。譬如今天,让我接待,那就接待好了。几个点,哪个点说啥,心里明白,绝不多说。突然全程了,那就说全程,有指示,按指示办,没指示,按我说的办!
我接待,有些个性。别人如此评价倒在其次,因为我历来不怎么看别人脸色。这些年下来,文字秘书,领导秘书,办公室副主任、主任,单位副职兼任办公室主任都走过,再说场面种种,有时觉得很没必要,形式那些,了然,实质那些,不真明白,也不想明白了。但我得应酬,让人家熨帖,更得让我高兴。接待种种,我坚持这原则。
譬如今天,接待如仪,突然接上级指示,如何如何,我立即把行程作了变动。不是原方案有错,而是我以为新方案更符合接待对象。不知上级领导咋想,我一直觉得德州的接待该变些方式方法,包括每次参观内容,都该细加考究。咱想突破什么?就着力研究什么,介绍什么,不管谁来都请他看什么,这么着力一做,兴许就有办法推动主项工作。
今天原定路线很高调,要重走总理在德州走过的路。对吗?很对!要多对有多对,再没比这更对的了!参观途中一系列变化,促使我改变行程,一是带队领导讲了;二是上级领导更关注另些方面。我带大家参观董子文化街,到“龙吟斋”赏当代书画精品,到“抚琴斋”看书画创作现场,还想到孙兄店看紫砂壶,可惜忙忘了。
我的行程变化,基于个人关于德州三产发展一些独立思考。第一,区域位置忒独特,决定了德州三产必须剑走偏锋。传统三产,那些让左近市地发达的招数,咱一定避开;第二,高铁时代,对德州只会是个负数,千万别把德州未来寄希望于高铁!第三,德州希望在哪里?我信市长的。他来了,致力在做那些,完全正确,但得坚持!
接待现场,我讲我的观点,包括对房产登记,对接待要求,也包括对开发区未来一些担忧。送走领导,散步回家,三月乍暖还凉的风吹着我,突然让我清醒很多。我自己问自己,说多了吗?说得忒任性?尽管懵懂着,却问心无愧,因为我说的正是我关心、思考、担忧和实在想说的。
又想到关于朱爷一些胡说。原想说些什么,连题目都起好了。突然看到一篇文章,是济南高总说的,说得好!关于朱爷,我也表达三层意思。第一,朱爷你可以看不懂,但不可随便说三道四;第二,你不懂,不能怪朱爷,怪自己见识不到;第三,想贬低朱爷,请拿出比朱爷更过硬的手段。拿不出,就请闭嘴!
2015-03-09 08:49:39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