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历来反对一惊一乍。但今天不小心一惊一乍了。
都是工作上的事儿,别人很多会点到为止了,干嘛要为工作而自己得罪人?
我不行,我和岳飞忒像,愚忠,时刻不忘领导嘱托,都啥时候了,还念念不忘“待从头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!”?
今天接待威海领导,小酌几杯,就醉了。迷迷糊糊回家,几位朋友早来找我玩了,喝茶,闲聊,顺便说些孩子进步。朋友就是朋友,看我醉了,还耐着性子听我说,近一小时后才谦恭离开,约定最近请我,说愿意听我说话。哈哈,高兴!
朋友刚走,我就有些酒醒,赶紧到工作室,还有不少事要做呢!夫人劝我早休息,别忙了,活干不完。我何尝不想休息?但习惯了,不上网见见朋友,不顺便寒暄几句,不没话找话写篇小文,这一天就白过了的感觉。于是自谑:这也忒一惊一乍了吧!
今天说一惊一乍,想到历史上爷儿三人。书圣王羲之在宰相来选驸马时,不是栖遑遑不知所措,而是坦腹东床,从而留下“东床驸马”的千古美谈。这故事说明什么?说明王羲之气质率真、坦然,绝对是一“淡定哥儿”!要我会怎样?不说吧!
王羲之有七个儿子,青史留名的有王献之、王徽之两个。有一次,献之、徽之在家聊天,家里失火,徽之不顾穿鞋逃了出去,献之却“神色恬然,徐呼左右扶出”,比他爹羲之还“淡定哥儿”。献之风度何其潇洒乃尔!要我会怎样?不说吧!
我一直注重读书,买藏近万册,读书过数千,依然心神荡漾,遇事浮躁,大惊小怪,一惊一乍,与羲献比,差距何止千里?今天又发火,批了很优秀的两位,话说得很吓人,不留任何情面。事后自问,是我变250了,还是这社会变皮厚了?
2014-12-05 07:45:06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