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“清谷”画花鸟,我感觉好。有网友发纸条说:你不觉得“清谷”这组花鸟近乎齐白石了吗?昨天我说“老瓜”好,夸他坚守“朱爷”,在“朱爷”路上走得扎实。又有朋友发纸条给我:过像为小。我懂二位意思,一个为“清谷”像齐激动,一个因“老瓜”似朱诤言。这“像与不像”,依然大有争议啊。
关于“像与不像”、“似与不似”,我这不读书的人,也还记得几位名家之言。齐白石说过,李可染说过,朱爷说过,刘二刚最近也说了。再加一位,好像于明诠也说过,还有一册书,题目就叫《似与不似之间》。我若爱读书,这统计会更丰富。我这随便一读,就读出四五处,可见这问题着实非同小可。
仅从乐意花钱角度,有四点我想说一说。第一,八大、石涛、吴昌硕、齐白石、朱新建一路,我喜欢得发疯;第二,“朱爷”是当代我乐意花钱收藏的最重要一位;第三,我的钱是我自己的,我愿意花给谁就花给谁,别人没必要为此操心;第四,“朱爷”走了,现在我喜欢“三五瓜舟”、罗伏生,喜欢就买,各位还是少非议吧。
还是从一己喜好角度,我想对各位作者说几句话。其一,中国艺术讲究临古,既然临了,那就临像,最好能乱真;其二,别计较他人像与不像的赞誉或指责,一句话,先像了,再说其他!其三,仅仅乱真还远远不够,得有己意,己意越张扬越好;其四,没有乱真般“像”,“己意”则无所立足。中国艺术就这样,别被别人忽悠傻喽!
我说话历来直爽,今天说得“婉转”。声明三点。第一,我不是所谓被个别人骂着的“专家”,我的话,历来归口“想哪儿说哪儿”,毫无学术可言;第二,我喜欢谁,买了谁,然后才会喋喋不休去说谁。被说的谅解,没被说得也谅解啊!第三,我就喜欢沿“不朽”一路走来的作品,哪怕人家还在“摹”,我喜欢就买了,没碍谁!
再强化几点主题。摹像不是错。摹不像干脆别走中国艺术这条路,强走也走不通!此其一;先以极大的耐心打进去,再以超常的毅力打出来,有这反复才会臻于化境,对吗?此其二;中国书法有“临帖展”,中国美术咋就不能倡导一下“临古”?此其三;我喜欢八大、齐老和朱爷,哪位学到“酷似”了,告诉我,我买单。此其四。
2014-11-23 11:59:47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