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看罗伏生的画,常让我想很多事儿。譬如这幅《走西口》,画没到手,一幅模糊图片,就让我想到仨画面。
小时候,村子西头是个大洼地,地势原因种不得别的,也就种点耐涝的高粱,连玉米都不敢种。夏天一场大雨,那里就是一片汪洋,十几天渗不净。现在我五十岁,按说不到怀旧年龄,但是不,我常想家,想家中一切。罗伏生画《走西口》,画面主角,当然是那对幸福伴侣,可我更喜欢那几匹浪漫的自由的小毛驴儿。琢磨小毛驴儿的当口儿,我觉得老罗和我一样,都有一颗童心。他经常琢磨漫山的毛驴儿,我时常怀念漫洼的小鱼儿。童年,就是敢于光了屁股捉小鱼的时段!人还是童年好,一懂事就假了,假还可接受,再装13,就彻底完了!
十年前,老领导去华宇学院演讲,我当办公室主任,负责起草演讲稿。那次演讲,老领导把一篇话真讲活了。台下那么多教授,还有数千名学子,眼睛瞪老大,一点儿杂音不出,满心思都在老领导讲话上。那篇话的题目,叫《追求诗意的人生》,既有面向学者的高度,也有针对学生的活泼,还有启迪人生的感召。老领导完全放开了,讲理性,讲实例,尤其讲开发区建设的美好愿景,把人生的“诗意”表达得淋漓尽致!当铺天盖地的掌声响起,我也给自己立了目标:按领导要求,追求诗意人生!读老罗《走西口》,那满纸斑斓,让我觉得好“诗意”!
夫人信佛,自律甚严。我一直觉得信佛太苦,吃喝不便在其次,还有其他诸多戒律,所以不敢修。但我尊重佛,有佛就拜,也做些力所能及的功德。我是个大俗人,佛的境界难达到,也就不强迫自己。《少林寺》觉远和尚,面对“尽形寿不淫欲,汝今能持否”?哪种剜心抉择,真让人痛彻心扉!倒是李世民一句“酒肉穿肠过,佛祖心中留,出家人只要心中有佛---”,佩服得我七荤八素:皇帝果然不俗!我还是愿意生活斑斓些,就像老罗《走西口》,这颜色,我喜欢!不仅是颜色,还有那浪漫:走西口,除却生活所迫那点艰辛,小妹送情郎那份温暖,不走西口,会那等炽烈?
2014-10-22 22:13:05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