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昨晚酒醉,说了醉话。醉话就是醉话,别当真。醉话也有可爱处,率真、纯朴、不装相。别是周瑜装醉赚蒋干就行。
醉话说到于明诠,三获“中青展”一等奖,而未得地方重视,于是去了济南。酒醒琢磨这话,似有逻辑问题。明诠去济南,动因怕不这等简单吧?
今早上网,见“龙门居士”回一句话:假如明诠不去济南,海岩、石鼎不去北京---;
假如振坤去了北京---。这话说的就是我醉话中的逻辑问题。
我回“龙门居士”: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。咱总不能因为有这几个“假如”,就对轻视、漠视、忽视地域文艺明星培养、培育行为大唱赞歌吧?
作为一项工作,我又对“地域文艺明星培养”有了几点认识,条分缕析几条,合适时候建言给领导,也同几位有文化担当的企业老板交流下意见。
“龙门居士”的“假如”,我理解他的意思。于明诠、南海岩是享有全国声誉的大家,假如他们当年没去济南、北京,想有这等发展,怕是很难。李振坤没去北京,寓居德州,书画之高也少人能及。但假如他也去了北京,会怎样?
我想说三点。第一,首都、省会水平高、人口多,资源广,但凡有办法,都该到这类城市发展,不仅做艺术,做什么也是这理儿。肯定地说,于明诠、南海岩若是留在德州,绝不会有今天的成就。李振坤若是去了北京,以他的水平和苦修,成就也一定会更大!
第二,重视“地域文艺明星”,绝不是非要摁在当地,不让他们到北京、济南等大地方发展。这些年,我们对“物化”的发展高度重视,对“文化”的发展认识不足,该是认真研究综合措施大力发展文化及其产业的时候了。文化抓什么?抓尖子,抓明星!
第三,建议大家重视网络、微信等业态的发展动向。于明诠、南海岩南移北漂是什么年代?那时交通、通讯太困难,所以得去北京、济南开眼界,见世面,抢先机。微信时代,在什么地方已经不重要了,只要作品好,躲进窑洞,照样名满天下!你说对吗?
2014-09-22 21:01:33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