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载中…
个人资料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
  • 博客访问:
  • 关注人气:
  • 获赠金笔:0支
  • 赠出金笔:0支
  • 荣誉徽章:
正文 字体大小:

想哪儿说哪儿---想起那些热烈的事儿

(2014-08-11 06:46:43)
标签:

情感

分类: 看图说话

想哪儿说哪儿---想起那些热烈的事儿
  罗伏生民俗画有趣,趣在点到为止,有那么点儿意思,但不说透。当然一些事也说不透,能说透也不好说透。当下很多画家崇尚写实,很多藏家追捧写实,以为画越逼真,越费工夫,画就越好,也越值钱。其实这是误区,中国画的高境,还在写意,写实是初级,入门水平。

  我注意罗伏生题材,全是农村那些事儿,一张一个故事,不连贯,但协调,像幻灯片儿。罗伏生的画有一个大特点,就是怀旧,丝丝缕缕汇聚,都是过往。而且伤感,有压抑的情绪,悲悲戚戚的。他的画有童趣,有民俗,有神话,更多还是描摹爱情,又不展开,欲说还羞,点到为止,更让人心痛。

  老罗小我一岁,记忆中那些资料,几乎全都和我重合,所以他的艺术我好理解。他笔下反复出现的景象,譬如跳皮筋,滚铁环,逗蝈蝈,捉迷藏,我都玩过无数次。现在孩子没这经历,老罗的画也就有了历史感和沧桑感,更值得悉心呵护,留下这段记忆,给自己,也给这个民族。

  我家村后也有一处场院,是打场扬谷的地儿。每到小麦收了,玉米熟了,芝麻支架了,这里就是我们的乐园。麦秸垛高高的,孩子们有办法爬上去,然后尖叫着往下溜,玩得浑身大汗,爸妈不招呼不回家。还有芝麻架,我们悄悄钻架子中间,尽情吃一顿,再收些装口袋儿,回家炸芝麻盐儿,香!

  写到这儿,突然理解了罗伏生。老罗不厌其烦画“道情”,其内心深处,实在是有“情”可“道”啊。那年月的孩子,不光会疯玩儿,也会情窦初开一下儿,拉拉女孩儿手,寻点小刺激。经常有“谁谁和谁谁,去了麦秸垛”的小嘀咕,都爱听,都想去,又都脸红,不好意思。哈哈,老罗有过这“艳遇”?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4-08-11 06:46:43 于镂月裁云轩

0

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/Report
  

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

新浪简介 | About Sina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律师 | SINA English | 产品答疑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