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载中…
个人资料
镂月裁云
镂月裁云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0
  • 博客访问:68,204
  • 关注人气:885
  • 获赠金笔:0支
  • 赠出金笔:0支
  • 荣誉徽章:
正文 字体大小:

想哪儿说哪儿---快活的玩法儿

(2014-04-28 11:03:09)
标签:

杂谈

分类: 看图说话

想哪儿说哪儿---快活的玩法儿

  尽管艺术欣赏里有“审苦”的说法,尽管一定时代里有“审苦”的必要,但我还是更加倾向于“审美”,更加倾向于快活。

  读《红楼梦》十几遍,为宝黛哭无数回,回头品味,还是喜欢宝黛两小无猜的欢愉,还是喜欢大观园众姐妹花样繁多机带双敲的狡黠,有时情不自禁会为她们击掌呢!

  文学与绘画同归于艺术门类,自然有其相通的道理在。欣赏书画作品,一如欣赏文学名著,我也更乐于接受明快、爽捷、能让人快活的作品。

  我曾几次看全国美展及书展,当然不乏精品力作,但有一个通病,就是求大求繁。不是说大了繁了就不好,而是千人一面,为大而大,为繁而繁,看得让人头也大!

  当代书画,我最喜欢小品制作。朱新建、石开、于明诠、刘二刚等,都是制作小品的高手!最近又发现了“三五瓜舟”,还有老壶,一样把小品侍弄得妖妖娆娆花团锦簇!

  小品制作就容易?很多人这么认为,其实是绝大的错误!多年前评程风子扇画,我跟一句“方寸之间,气象万千”,惹得竹溪山房狠狠夸奖我一顿,以为“的评”!

  与小品相比,我倒以为大制作要容易很多。古代不行,没有宽房大屋,也没有宽敞展厅,只好玩玩小品,写写手札,顶大搞件手卷。现在宽房大屋,繁复制作还不容易?

  2013年,我一口气拿了几千件书画,都是(34x34)形制。看别人一样按平尺掏银子,却拿了巨大作品回家,我偷偷笑过好些回,一样花钱,我拿了更多画面,哪个更好?

  另外我一直以为,在一平尺内画无数画、写无数字,艺术家的技法、才情、狡黠,也就是寄托丹青里的“那点意思”,会表达的更潇洒,也更有代表性。你说对吗?

  最近我迷老壶,迷他的小品制作,迷他的巨幅制作,尤其迷他的重彩创作。无论哪种形制,一个共同特点,就是他让人快活。一样的表达,快活了读者,自己也快活,多好?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4-04-28 11:03:09 于镂月裁云轩

0

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/Report
  

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

新浪简介 | About Sina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律师 | SINA English | 产品答疑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