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我喜欢印章,这几年也买了几件。买来的印章,用过一段时间,竟有朋友要买,且出价远比买时要高。于是开始也买也卖,成了买卖。买卖一久,发现几个问题,写出来,篆刻家看了,收藏家看了,或许都有好处。
关于石料,朱培尔先生爱用不裂的。他的观点不能说不对,毕竟爱裂的石头,保养费事,用着担心。用皮实的石料,买卖一过,万事大吉。再者说,石头不过是载体,印章好坏,重在篆刻,买印章,与买石头,根本还是两回事儿。但是,现实情况,绝不这么现实。买家关注,当然首在篆刻水平,其次石头还得靓。同一作者,印石好坏,价格差距太大。所以,培尔等“皮实”一路,思路得改!看过石开先生印,水平一流,石头也极精彩。那种美轮美奂物件,买几方,箱底一搁,梦话说得比别人都牛!
关于规格。请尹海龙先生制印,我提过专门要求,请用2.0x2.0到2.6x2.6之间的石料,个别词句,甚至提过1.0x1.0左右尺寸的。我一直认为,印章收藏,首先还得考虑使用,过大石料,怎么用?哪里用?再,印章,除用外,还有一途,把玩。小巧,精致,边赏边玩,何等文雅惬意。最近卖了十几方印,买家对尺寸十分关注,几乎都愿意收藏大印,越大越好。包括几位专卖店主,批量买进,要求之一,就是石料得大,不能小于3.0x3.0。误区,绝对的收藏误区。
关于印文。选定篆刻家之后,印文刻什么,这极重要。名印斋号印,人家叫啥你刻啥,没得商量。我说闲章。闲章刻什么?现在的问题是,雷同,就那几句,难得新词。还有,把佛经,譬如《心经》,肢解开来,成不成句不管,一刻几十方,据说还有专门“名家”。有篆刻家声明,指定印文,收费加倍!为什么?刻不了?还是嫌费事?篆刻既然是门艺术,就得照艺术的路子走,而艺术,离得了创新?
建议搞印章买卖的店家,既然花了大价钱,就得想法子让篆刻家费点功夫。石头,挑好的,品种,质地,颜色,品相,提要求,严一点;规格,大小搭配,极大,超小,一般,都要。该让他拿了放大镜刻的,别含糊!该让他抱在怀里啃的,不照顾;印文,多读点书,多想点词,好卖当然要考虑,除此,还得考虑收藏,不然,多少年过去后,子孙辈读咱藏的印,会笑话咱俗的!
不是挑艺术家的毛病,是在讲印章买卖的“误区”。
说说而已,别介意啊!
2010-6-7 16:06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