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比较烦拿润格说事儿的买家卖家。因为没几个银毫子,又喜欢买点字画,所以就自作清高,说些“润格在其次,关键看作品。润格高得吓人,不见得写的画的就好;基本没润格,给钱就给东西,却有大批宝贝在里面”的话。
别人问我道理,我只说一句,就服了不少人。我说什么?我说,古人云,无意于佳乃佳。我觉得,艺术家自从开始琢磨订润,就开始自我感觉良好了,到润格高得只有送礼的人敢买,也就自我膨胀到极点了。你说,这心态,还能“无意于佳”?
朱爷订过润?记忆里,他的作品一直稀糊烂贱,直到他闲了右手,价格才开始涨。即便涨了,也就三两千一个小品。他那性格,混世魔王,闲散快活,打心眼儿不看重钱,让他整天费心思琢磨润,门儿都没有。朱爷成就巨大,我以为与他淡看润格有关!
朱爷左笔,好像有了润格。左笔朱爷第一次来济南办展,明诠约我去看,说画得好,有右笔没有的独特味道。明诠告诉我,他想买一些,不为收藏,为了心里一份感动,也算帮他一把。朱爷后来的润,其实更多意义上,是热爱他、关心他的人们的一颗心。
关于润,至少有三层意思。第一,设个坎儿,挡一下量,以保证创作时间;第二,设个标儿,面对社会,以便公允待客;第三,设个幌儿,告示左右,别再张口白要了!润的基本意义,应该就这三层。至于其他衍生意义,各有考虑,不妄猜。
朱爷润低,甚至没润,我每月省吃俭用就能买一件,竟也攒了不老少。昨天玩微信,发一张平尺鸭子,没一会儿,扬州潘兄就拿下了。75000元,够我买半部车子了。兀自高兴,威海刘兄电话问价,我逗说100000,他说加10000他要。他也逗我?
不怕别人笑话,这事让我琢磨三层意思。其一,朱爷猛,不服不行。纵观大江南北长城内外---,行了,没必要展开说了;其二,朱迷猛,不服不行。一位被体制内诟骂着的朱爷,被朱迷们捧成神话了!其三,我也猛,不服不行。说过不少,也不说了!
2014-03-18 22:45:29 于镂月裁云轩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