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载中…
个人资料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
  • 博客访问:
  • 关注人气:
  • 获赠金笔:0支
  • 赠出金笔:0支
  • 荣誉徽章:
正文 字体大小:

想哪儿说哪儿---闲话“饺子汤”

(2013-11-14 23:33:47)
标签:

杂谈

分类: 苦乐收藏

想哪儿说哪儿---闲话“饺子汤”
  读朱新建《人生的跟帖》,颇多意趣令人回味。
  譬如,在《“对联”乱弹》中,他讲到“饶饺子汤”,就让我想了很多。
  朱新建说的“饶饺子汤”,是一比喻。但凡在艺术品市场行走的人,基本都“饶”过,或“被饶”过。可细想起来,“饶”,或“被饶”,大体还是来自市场,来自市场上的讨价还价。外国人好象智力有问题,买东西一般不怎么还价,也就是不懂得“饶”的妙处,所以也就得不到还价的实惠,更体味不到“饶”的乐趣。
  马三立说相声,说天津卫的一位爷,去钓鱼,技术不行,又不愿在老婆孩子和左邻右舍面前丢份儿,于是就到市场去买,以“买”充“钓”,本来斤称高高的了,还要人家再“饶”两条,兴冲冲回家,却因此穿了帮,漏了陷,留了笑柄。
  朱新建说的“饶饺子汤”,就类似天津卫这位爷的“饶鱼”,但这里“饶”的,比鱼高级,有趣。这里“饶”的所谓“饺子汤”,是艺术品,是字,是画,是印章,或是古玩。朋友邀他到山东应酬,“规定动作”结束,还得饶一些“饺子汤”。他说:“朋友一般买完两幅画,还想另外再要张字,我也觉得合情理,比如人家吃完你的饺子,再饶一勺汤吧。”他举了个例子,说一位地委书记,喜欢字画,两人比较聊得来,事毕,就送他一勺这样的“汤”:“好年景看好图画,大山水做大文章”,挺合这位书记的身份,两人都高兴.。
  关于“饶饺子汤”,新建说得有趣,说明在“饺子汤”的问题上,饶或被饶,都高兴。以新建的个性,他理解买家的心,以为“合情理”,所以就高高兴兴给人家饶那碗“另外”的汤,自己高兴,让人家也高兴,都高兴。两厢情愿的“饶”和“被饶”,尽管都是围绕那碗“另外”的“汤”,却有一些“意趣”在,细琢磨,很人情味的。
  这“另外”饶来的“汤”,是交情。买卖本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事,所谓“一分钱难死英雄汉”,说的就是买家卖家的冷面孔。买卖之外,因为“另外”这勺“汤”的存在,就把本来无情的事,变得有情;把冷冷的买卖,升华为情感的抚慰,平添多少柔情!
  这“另外”饶来的“汤”,是滋味。闲来读收藏的文字,有很多朋友提到这“汤”,大篇幅追忆的文章,一般不是写买卖的物件,反倒是写这“另外”的汤。到中国书法超市各专卖店去看看,最轻松活泼,最信笔挥洒,最惹人关注的,不是明码标价的卖品,而是署有上款的“藏品”或信札。不能说有上款的作品和信札,全都是“汤”,但至少有相当一部分,属于“汤”的范畴,只不过有的是“饶”来的纯的“汤”,有的是无意而得最终还是有了"汤"的滋味的近似的“汤”,这汤,才是收藏的真滋味。
  这“另外”饶来的“汤”,是回忆。在艺术品市场上行走,多少年过去,再来回忆,映入脑海的,必是活泼泼的场面,必是少之又少的花絮。譬如我,与丛文俊先生交往甚笃,想他时,不想从他手而来经我手而去的作品,想到的,是他“送”我的信札,还有题款作品。有一个很精美的各体册页,是丛老师送我的,为感谢我对他的照顾。那后面有一段话,把我狠狠夸了一通,并以古风比之---。可惜,那年我买房子,把它换了银子,买家是吉林收藏大鳄“三惜草堂”。之后,我多次到“三惜草堂”去看,计划有一天,再把它请回来。突然有一天,“三惜草堂”在那册子上,标了“已售”,让我心里难受了好几天---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09-4-16 12:58 于镂月裁云轩

0

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/Report
  

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

新浪简介 | About Sina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律师 | SINA English | 产品答疑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