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载中…
个人资料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
  • 博客访问:
  • 关注人气:
  • 获赠金笔:0支
  • 赠出金笔:0支
  • 荣誉徽章:
正文 字体大小:

想哪儿说哪儿---别小看“收藏”这行当

(2013-10-27 14:04:03)
标签:

杂谈

分类: 呆人呆话

想哪儿说哪儿---别小看“收藏”这行当
  书画,中国历史上有“定论”,叫“雕虫小技”。

  我一直非常高看艺术家,觉得这活儿好,不用流汗,不用风吹日晒,照样可以出“产品”。而且“玩儿”这货色的,也都不是“凡人”。“凡人”吃饭都难,哪有闲工夫玩儿这“营生子”?

  2005年,我开始管“农林牧副渔科教文卫体计生民政预备役等等”,看似权力极大,比国务院少不几个不能管的行当,其实什么都没有。开发区压倒一切的工作,就是招商。假如哪天,招商的重要性,让位我所分管一大溜工作了,别的不论,至少可以说,开发区“误入歧途”了!

  说这话时,我对别人说得很“洒脱”,其实心里有很多“牢骚”,不说而已。常听组织口儿介绍某同志,“棺盖论定”一句话:该同志大局意识强,时刻服从组织安排,工作踏实,思想健康,在群众中拥有比较高的威信。等等。原来听这话,一直努力寻找“自身差距”,觉得自己“咋就这么差呢”?现在再回味:世界上咋就有那么多傻帽呢?

  2013年,马教授的店策动了几次收藏活动。始料不及的是,这些活动异常火爆,自己挣了钱,出了名,也连带一批朋友挣了钱,成了名,人前人后吆三喝四,真像“收藏家”了似地!我专门分析“中国书法超市”专卖店,一年中不下200家新开的吧?新开店家多,说明收藏业发展迅速,应该祝贺才是。我说不,投机意识左右的收藏,能健康?

  近几年,主动找我要求“加盟”的店家不少。我始终不敢应承:我是地地道道的“门外汉”,对金石书画从无涉足,“以己昏昏,使人昭昭”,这活儿连孔老夫子都办不了,我咋就敢办?但我有自己见解,而且善于学习,尤其善于征求全国最权威人士的意见。所以,但凡我出手了,几乎没有失误。挣钱多少不算,至少这是值得花钱的物件!

  前天到今天,我发了几条短信。这几条短信,几乎都没必要发,既然要发,就必有要发的道理。我只是一厢情愿地想,他几个一直表示“愿意跟我走”,现在有了新发现,不告诉,是不是欠妥?我的“照顾”,其实也“很有限”,就那么一点点儿作品,随便一贴就没了,何苦“广而告之”?心性使然,不说不快,所以说了!

  前几天写过一篇短文,题目叫《老五是绝对的特例》。想说一层意思,收藏没那么简单!别人是否注意了,我不清楚。我仔细看过“中国书法超市”新增专卖店构成,有一种现象很可怕。在新增专卖店中,大概有30家,是“奔老五”来的。看他店中“藏品”,除了老五,而且“已售”,几乎没有其他藏品。这说明什么?

  还是那句话,别小看“收藏”这行当。我身边就有几位朋友,前前后后为“收藏”支出的银子,不足20万元,就津津乐道于“收藏之道”了。而且浮躁,不管哪里,都敢联系,都想见面,好像见面就能解决一切!收藏的硬功夫,不在多么机灵、圆滑,而在见识超前、卓越,见人所未见,发人所未发,永远走在收藏第一线。说好说,做很难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3-10-27 14:04:03 于镂月裁云轩

0

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/Report
  

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

新浪简介 | About Sina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律师 | SINA English | 产品答疑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